还记得十年前的“股灾”吗?当时市场风头正盛,两融余额就曾到达过2万亿的历史最高点

邹狂 2025-08-06 20:15:46

还记得十年前的“股灾”吗?当时市场风头正盛,两融余额就曾到达过2万亿的历史最高点,紧接着发生了啥,大伙儿身为过来人或历史见证者也都心知肚明了。 当时融资融券之所以突破2万亿大关,我认为原因在于:一来,上头默许几乎所有社会资金涌入市场,例如公募基金就是当时入场的;二来,上头之所以默许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其实就已经不太好了,4万亿投资效应开始减弱,三驾马车常年依靠出口拉动,消费从那时开始就已经出现萎靡迹象,最关键的是楼市表现开始拉胯,加上当时地方只能依靠城投平台债务发展基建,作为救市首当其冲的政策方针,上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要重振股票市场,并以此作为新一轮制度改革的策源阵地或桥头堡,结果大伙儿也都知道了,包括“8·11”汇改在内的一系列改革都在那年极速下坠的K线趋势中成为漫长历史的一抹痕迹。 随后就是令大伙儿迄今仍心有余悸的棚改和旧改大潮,以及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过往十年证券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依旧停留在美好的规划幻想里。 然而,今时不同于往日,面对两融再次重回2万亿规模的现状,很多时代背景以及历史因素早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针对证券市场托举经济增长与否的任务俨然上升到了长期的主线乃至关系到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历史使命,所以从长期来看这是必然的。 当然了,对于股民等投资者而言,眼前短期的利益或许更值得考虑,其影响不容小觑,目前看来这轮重返似乎仍带着浓厚的杠杆气息,如此形式的资金一旦步入刚性兑付,则必然又会重蹈覆辙,踩踏效应什么的一个不落地如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所以说,目前来看,对于短线操作的股民而言,两融重返2万亿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其作出调整的影响可能会超乎想象;而长期来看就不必大惊小怪,不会影响长线投资者,反而有利于市场成为支柱的大方向。

0 阅读:220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5

用户10xxx75

8
2025-08-07 05:15

知道个屁!!!!你啥都知道早发财了,还到这挣点小钱!!![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Frank Huang

Frank Huang

3
2025-08-06 23:55

美国多少? 凭什么定2万亿就死亡线? 难道中国资产由华尔街才合适?

刘为祥

刘为祥

2
2025-08-07 06:29

十年前的两万亿,和现在的两万亿是一样吗?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2
2025-08-07 06:00

十年前的2万亿跟现在是一个概念吗

邹狂

邹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