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俄罗斯!我们罕见拒绝俄罗斯,释放一个信号,即便再友好也不能完全相信,因为现在中美闹得这么凶,也没见过俄罗斯帮我们说两句话,这在过去是非常罕见的。 4月以来,中俄天然气谈判升级,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俄方表示:要每年给咱输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还抛出来两条路线让选。可是这里边却全是套路。 俄方提出的蒙古路线,表面上是缩短管道长度,实则想借机将蒙古纳入其能源体系,增强对中亚的控制力。 而且蒙古近年来频繁与美国互动,甚至邀请北约高官访问,这种“第三邻国”战略对我们来说,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至于哈萨克斯坦路线,看似能形成“俄哈中三方利益链”,但实际操作中,哈萨克斯坦通向中国的管道早已满负荷运行,要是让俄罗斯的天然气走这条道,就得再修一条管道,这成本可太高了。 说白了,俄罗斯想一箭双雕,既填补欧洲市场的空缺,又绑定中亚盟友,却低估了中国在战略自主性上的决断力。 更关键的是价格谈判。俄罗斯一直抱怨中国“砍价太狠”,中方支付的天然气价格比同期欧洲市场低了两倍。 这背后是中国在能源市场上的议价底气:中亚—中国管道年输气量已达550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还计划建设第四条对华管道,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天然气并非不可替代。再加上中国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光伏、风电成本已低于火电,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正在降低。这种情况下,俄方想靠能源杠杆施压,显然打错了算盘。 再看俄罗斯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态度。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试图迫使各国选边站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只是轻描淡写地称美国的做法“不合法”,却始终没有像中国那样对美发起对等反制。 更微妙的是,俄罗斯一边与中国签署联合声明反对“双重遏制”,一边继续与美国保持能源贸易——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同比增长1%,而印度正是美国关税制裁的重点对象。这种“脚踩两只船”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不想在中美之间彻底站队,以免影响自身利益。 有人可能会问,中俄不是刚签署了20多份合作文件,还承诺“油气无限量供应”吗?确实,高层互动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具体到项目落地,利益博弈依然存在。就像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的,双方在寻找“利益交汇点”时,必然要经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国来说,必须清醒认识到:即便再友好的伙伴,也不会无条件牺牲自身利益。 其实,这种“警惕”并非针对俄罗斯,而是大国生存的必修课。看看美国如何对待盟友:当欧洲拒绝跟随制裁俄罗斯时,美国立刻对欧盟加征关税;当印度购买俄油时,特朗普威胁要征收500%的惩罚性关税。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在与俄罗斯合作时,既要看到“背靠背”的战略价值,也要守住自身利益的底线。 说到底,国家间的合作就像做生意,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中俄关系的未来,不在于表面的亲密无间,而在于能否在各自发展需求中找到真正的平衡点。中国拒绝俄罗斯的“好意”,不是要对抗,而是要告诉世界:我们尊重伙伴,但更珍惜主权;我们追求合作,但绝不放弃原则。这种清醒和定力,才是大国崛起最坚实的根基。
俄媒:中国24小时内两次羞辱美国!普京收到来自中国的好消息。8月7日俄罗斯报
【60评论】【32点赞】
雄纠纠气昂昂
挑拨离间是没有用的。俄罗斯发声只会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沉默才是最大的支持。
我爱美好生活啊
小编胡说八道,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