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日本态度大反转!石破茂将发表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是正视还是继续掩盖?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05 18:18:52

[太阳]日本态度大反转!石破茂将发表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是正视还是继续掩盖? (参考资料:2025-08-04 环球网——石破茂:有必要发表战后80周年首相个人见解) 202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目光都聚焦在了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身上。 短短一周内,他就在历史问题上,上演了一出态度180度大转弯的戏码,这究竟是政敌的一次“假新闻”抹黑,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试探? 故事的开端充满矛盾,8月3日,在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馆的推动下,一场“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的中日和平友好交流会正在举行,超过140名中日各界代表呼吁正视历史。 而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多家媒体爆料,称首相石破茂正考虑不发表任何有关历史认识的个人见解,报道分析得头头是道,说这是石破茂迫于党内保守派的巨大压力,为保住自己摇摇欲坠的相位而做的妥协。 当有记者就此向石破茂本人求证时,他只给出了一个简洁有力的回答:“不要相信有关报道”,并透露自己并未放弃就战后80周年发表评论。 可就在外界还没完全消化这个辟谣时,第二天,也就是8月4日,石破茂便亲自公开表态,明确说有必要就战后80周年发表首相的个人见解。 这番戏剧性的变化,不禁让人怀疑:难道这位首相在半个月内,竟接连两次被“假新闻”坑了?又或者,那阵“不想表态”的风声,根本就是一次用来测试民意的政治“放气球”? 这番折腾背后,是石破茂实实在在的政治困境,不久前的参议院选举,他领导的执政联盟刚遭遇了自民党半个世纪以来最惨的失败,“石破茂引咎辞职”的呼声四起,甚至有对手放出他“将于8月下旬辞职”的政治信号。 虽然石破茂最终澄清无意辞职,但根基动摇已是事实,进一步看,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拉拢党内右翼而对历史问题含糊其辞,似乎成了一种符合政治逻辑的猜测。 但这引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一时的首相宝座,跟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的名声,哪个更重要? 回头看,石破茂的前任们在关键的周年节点,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战争结束50周年时,首相村山富市发表了著名的“村山谈话”,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反省道歉,为改善与亚洲邻国的关系铺平了道路。 即使是后来在历史问题上屡有争议的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也在60周年和70周年时,发表了基本承认历史、措辞中肯的谈话,这些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石破茂此刻肩上的历史责任。 如果一位标榜“务实”的领导人,在80周年这个重要时刻选择装聋作哑,那无疑是既荒谬又不可接受的。 而当日本政坛还在纠结于用词,这段历史对邻国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浴血抗战,不只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为世界战胜法西斯主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段历史,不仅中国人应该铭记,也值得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全世界去正视。 中国也记得国际社会的支持,无论是苏联援华志愿飞行队、美国飞虎队,还是那些选择正义、投身反战的日本“反战同盟”同志们,有人因此建议,不妨请石破茂首相来看看9月3日的阅兵,亲身感受一下正义如何战胜邪恶的。 同样需要警惕的是,总有人躲在暗处,试图用“忘记仇恨”这类话术来混淆视听,近期在中国热映的影片《南京照相馆》,就遭到一小撮人以“少儿不宜”或“刻舟求剑”的理由抵制。 可是,影片呈现的不过是当年日军残暴罪行的冰山一角,如果不让后人了解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悲剧,又怎么谈得上吸取教训、防止重演? 历史不容篡改,未来需要共创,正如名古屋那场交流会传递的信号,只有牢记历史,才能真正卸下包袱,拥抱未来。 全世界都在等,看石破茂首相能否在8月15日和9月2日这两个日子,拿出符合正确史观的言论,为改善中日关系注入一点积极的东西。 不过,面对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国外严肃的历史审视,他最终将如何抉择?他所承诺的“个人见解”,究竟会是一次真诚的反思,还是一篇旨在安抚各方势力的政治作文?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