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耿莹一夜之间被查封了所有资产,她选择出走美国,在离开时她发誓,给我3

南风意史册 2025-08-05 18:18:38

1986年,耿莹一夜之间被查封了所有资产,她选择出走美国,在离开时她发誓,给我3年时间,只要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你连美国话都说不利落,怎么敢去美国混?”耿飚对着女儿耿莹说道,眉头紧锁。1986年的北京,47岁的耿莹站在父亲书房里,平静地宣布自己要去美国重新开始。   就在三天前,她辛苦创办的企业因“禁止高干子弟经商”政策被查封,所有资产冻结。面对父亲的质疑,她只回了一句:“您当年打仗时,不也是从不会到会吗?”   耿飚沉默了。这位开国上将想起1944年自己率部突破日军封锁线时,不也是凭着“不会就学”的劲头带着战士们造木筏渡黄河?他最终叹了口气:“去吧,别给中国人丢脸。”   一周后,耿莹带着仅剩的300美元,登上了飞往洛杉矶的航班。机场里,送行的妹妹哭着问:“姐,你连英语都不会,去了怎么活?”耿莹拍拍行李箱:“这里面有20幅国画,就是我的本钱。”   初到美国的艰难超出想象。耿莹租住的地下室漏水,每晚老鼠窸窣作响。她在华人街餐馆找了份洗碗工的工作,时薪3美元。双手泡在漂白水里溃烂,她就用胶布缠着继续干。   休息时,她跟着电视学英语,把常用短语写在手背上。一个月后,她用攒下的钱买了张折叠桌,开始在街头卖从国内带来的珍珠项链。“Chinese pearl!Real cheap。”她生硬的叫卖声引来不少顾客。   转机出现在1987年春天。一位老华侨注意到她摊位上摆着的山水画,惊讶地问:“这不是李可染的作品吗?”耿莹眼睛一亮:“您懂画?”当晚,她翻出压在箱底的20幅国画,其中竟有齐白石、徐悲鸿的真迹。   这位热心的老华侨牵线搭桥,帮她结识了洛杉矶颇有名气的画廊老板。本没抱太大期望,没想到初次合作就旗开得胜,画作一下就成交了,销售额高达5万美元。   1988年,耿莹借助父亲往昔故交的关系,成功与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取得了联系。在他的沙龙里,她指着《虾》侃侃而谈:“齐白石画虾三十年,从形似到神似。”流利的英语震惊四座。   那幅画作最终拍出了500万美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当时华人画作于美国拍卖市场的成交纪录。在三年之期即将届满的时候,她在比弗利山庄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画廊。一时间,美国媒体纷纷赞誉她为“凭借艺术魅力征服好莱坞的中国女性”。   1997年,临近香港回归之际,耿莹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她毅然关闭了在美国苦心经营的画廊,踏上归乡之路回到祖国。朋友不解:“你在美国不是横着走吗?”她望着天安门广场的国旗说:“该回去报效祖国了。”   2007年,她创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十余年促成数百件文物回归。有人问她为何放弃优渥生活,68岁的耿莹笑道:“父亲当年打仗是为国,我现在护宝也是为国。”   这个故事最动人的不是逆袭本身,而是两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耿飚用枪杆子打下的江山,耿莹用文化自信来守护。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家国情怀,不是坐享父辈荣光,而是把他们的精神带到新的战场。真正的成功,不是积累多少财富,而是在每个年龄都有重新出发的勇气。正如耿莹常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过早的放弃。”          信息来源: 环球在线|《耿飚长女的“文化苦旅”》 人民网| 2016-10-13《 耿飚之女耿莹:父亲不愿回忆湘江战役不吃湘江鱼》 中国新闻网|2016-6-4 《耿飚长女耿莹:父亲的光环是他的 我要靠自己努力》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4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