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黄莲圣母”不幸被八国联军抓获,联军对她所谓的“法术”充满好奇,对她肆意侮辱,还把她关在笼子里,运往欧美各州展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01年初,法国马赛一间昏暗的展览馆内,一个铁笼静静矗立,笼中关着一位面容瘦削、衣衫褴褛的东方女子,参观者络绎不绝,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指手画脚,她成了西方报纸上的焦点,被冠以“东方巫女”之名。 人们对她的传说津津乐道,说她能刀枪不入,会施奇术咒语,是义和团中的女首领,可她不过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底层女子,在战火与压迫中选择了抗争,被当作异域猎奇的象征,最终身陷囹圄,受尽屈辱。 林黑儿出生于一个靠摆渡为生的船家家庭,幼年随父撑船谋生,习得些杂技与草药技艺,也练得一身好体力,成年后,她嫁给了一名码头工人,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自食其力,过得踏实。 但随着西方列强在天津的势力日益扩张,租界、教堂、洋行接连设立,当地百姓的生活空间不断被挤压,林黑儿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 在一次冲突中,林黑儿的丈夫因与外国商人发生口角,被租界巡捕毒打致死,仅过数月,她的父亲在为德国商行运送货物时,在一次货物争执中被推入河中溺亡,接连失去亲人,林黑儿在愤怒与悲痛中清醒地意识到,倘若继续隐忍,只会让更多百姓重蹈覆辙。 于是,她开始联络其他在战乱中遭遇变故的女性,大多是码头工人之妻、丧夫寡母、被洋人辱骂过的女子。 最初她们仅在夜间自发巡逻,相互保护,帮助伤者,后来渐渐形成了一支自组织队伍,为便于识别,她们统一穿着红衣,手持竹杆灯笼,灯笼外缠以红布,远远望去,仿佛一团流动的火光,她们将这支队伍称为“红灯照”。 在义和团运动迅速扩散之际,林黑儿顺势将红灯照纳入其抗洋大潮中,她将自学而来的草药知识与民间仪式融合,声称佩戴符咒、焚香祈念可抵御洋枪火炮,这种说法并非出于迷信,而是一种象征性的动员方式。 她也自称“黄莲圣母”,并非为了神化自身,而是希望赋予同伴们信仰的寄托,借以凝聚力量,许多曾被社会忽视的女子因此找到了认同与归属。 红灯照的活动渐趋组织化,成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情报传送,有人专攻医疗救助,她们穿梭于津城巷陌,既参与抗击外敌,也在城中暗中协助义和团联系各地支部,她们不穿盔甲、不持长枪,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女子亦能担负护国之责。 1900年夏,八国联军兵临天津,炮火连天,局势危急,林黑儿率红灯照女子加入守城行动,协助撤离伤员、传递情报。 敌军压境之际,她曾率队站上鼓楼遗址,高举红灯,为百姓鼓舞士气,可联军兵强马壮,清军毫无斗志,天津城很快失守,义和团各部溃散,红灯照也被迫分散潜伏。 林黑儿没有选择逃亡,她在掩护他人撤退途中被法军俘获,起初她被当作重要俘虏关押,但随着她“刀枪不入”“妖术加身”的传言在西方传开,她逐渐沦为异域展览的一部分,在异国他乡,她的形象被加工重塑,成了西方人想象中中国神秘与落后的具象代表。 她被押往上海,再辗转至香港、新加坡,最终抵达欧洲,被关进特制木笼,游走于各国展览中,没人在意她的苦难与尊严,他们只关心这位“异族女巫”是否真如传说那样神通广大。 在展览过程中,她拒绝进食西方人的食物,坚持服用随身携带的草药,身处寒湿之地,生活环境恶劣,营养不足、疾病缠身。 1901年冬,她病倒在马赛一处仓库中,无人医治,几日后孤独死去,她的名字未被刻上墓石,但她曾带领千百名女子,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举起过反抗的灯火,她的信仰未必能挡子弹,但她确曾给予他人希望,照亮无数人心中的黑夜。 信源: ——林黑儿
1900年,“黄莲圣母”不幸被八国联军抓获,联军对她所谓的“法术”充满好奇,对她
万物知识局
2025-08-05 10:22:43
0
阅读: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