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滕西远私藏两支手枪,民警让他上交,可他却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将给我的,一支是开国中将给我的,你们要哪支?” 在我们国家,违反规定私藏枪支是违法的,严重的不仅要把枪支没收还会被判刑。但在1996年,民警们得知有人私藏枪支后不但没把他抓起来,还允许他继续持有这两把枪支,这是为何呢? 枪支的持有者名叫滕西远,他的家里保留着两把陈旧的手枪,看上去可有些年头了。民警们接到了群众举报,说滕西远家里藏着枪支,让民警赶紧给他没收掉。 在我国枪支买卖是不允许的,想要获得枪支是非常困难的。民警们也很好奇滕西远的这两把手枪是从哪里搞来的。 民警们接到举报后就火速的赶往了滕西远的家中,此时的滕西远还在地里除草,对于民警的到来他感到意外。“滕爷爷别除草了,赶快回家吧,您家里面来警察了。”村民紧忙的把滕西远叫回来家。 看到滕西远回来了,民警们也没在拖延,直接了当的要求滕西远把枪支交出来。“原来是要我的枪啊。”滕西远笑了笑说道。接着他走向了衣柜,在里面翻弄了好久才拿出来了一个小木箱。木箱保存的很好,看得出来主人对它的珍视。 木箱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红布,红布下面就是警察索要的那两把手枪。看上去这两把手枪年纪不小了,可能比办案的民警年纪都大。 滕西远问道:“你要哪一把呢,我给你介绍一下左边这把手枪是是粟裕大将军当年留给我的,右边这一把则是开国将军廖荣标亲手送给我的。现在你要把他们拿走要不要问问手枪主人的想法呢?” 民警们没想到这两把手枪的来头竟然这么大,它们的主人可都是我们的抗日英雄,这样看来滕西远的人身份也定不简单,不然怎么能和这两位伟人有所交集呢! 民警说道:“滕爷爷,你能仔细的给我们讲讲当时发生的故事吗?”对于那段光辉岁月,滕西远非常愿意把它和大家分享。 “当年日本人入侵我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看着家中的两位哥哥都投身于革命之中,我也忍不住想要为国家出一份力。13岁的我瞒着父母,隐瞒自己的年龄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侦查兵。 因为当时的我年纪小,再加上营养不良,个子不高,很容易躲过人们的视线。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我总能够出色的完成,一次我躲在一户人家的猪圈里面观察敌情,却碰到了日军的军官,为了不暴露自己,情急之下我竟然一刀捅死了他。 杀死了日军的军官后,我还搜了他的身,将他身上的手枪和钱一同交给了组织,这也算是立功了。这件事情传到了首长廖容标的耳朵里,他夸我是个机灵勇敢的孩子,就把这把手枪送给了我。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的主要敌人就变成了国民党。当时我的工作依旧是负责侦查,在双方战争正式打响之前,侦查工作十分的重要。
如果能够掌握地方军队的人数,武器弹药数量和补给情况,对我方的胜利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一次战争中,我们侦查小队的士兵们负责侦查地方队伍的情况,看看国民党是否是对我们进行埋伏。在侦查过程中我发现,国民党有一支小队伍正在偷偷的移动,人数大概有百十来人,似乎想对我们进行包夹。 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回去报信已经来不及了。我只好召集队友们,玩了一招声东击西,让他们误以为我方部队在另一边,改变了国民党这支小队的作战方向。 这件事情又让我立下了一个军工,当时部队的首领是粟裕,他对我的行为非常的赞赏,还称赞我是“孤胆英雄”,送了我这支手枪。 退伍之后,我从来没把这两把手枪当众拿出来过,只是在晚上偷偷的将它们拿出来擦拭,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随着滕西远话声落下,民警们也把脑海中的场景转换到了现实。滕西远的情况实属特殊,不能将他和一般的私藏枪支行为相提并论。 两位民警决定将这件事情上报,听取领导的建议。最终,滕西远成功的保留下了这两把枪,只不过枪里的子弹都被民警收走了,他们害怕发生意外或者被有心人使用。 我想对于这个结果,大家都应该能够接受,毕竟承载着滕西远记忆的是那两把手枪而非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