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8月1日格力电器的官方公众号突然甩出一纸声明,短短三

森森视野 2025-08-05 07:15:18

格力电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8月1日格力电器的官方公众号突然甩出一纸声明,短短三百字,直接把一篇疯传48小时的文章钉在造谣榜上。那篇文章写得耸动:海外侨商被“格力高管”暗示送厚礼才能拿到经销权,三个月后人财两空。格力连夜查完所有合同、付款、邮件、会议记录,发现从头到尾没有文中所提的“某人”的影子,也没收到所谓“礼”。于是公司取证、盖章、直奔公安机关报案——动作干脆得像董明珠当年摔手机。 很多人只看见“报案”两个字,却没注意到声明末尾那句提醒:所有合作请认准格力官方渠道。这句看似客套的话,其实藏着血淋淋的教训。过去几年,仅公开裁判文书网能查到的“假冒格力代理”案件就有17起,涉案金额从200万到3000万不等,手法如出一辙——先伪造授权书,再打着“内部指标”旗号收保证金或“打点费”。一位珠海经侦口的朋友透露,这类案子最难的是受害者往往签的是阴阳合同,钱一转手就被拆成现金,追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格力不是第一次被“暗箭”射中。2023年双十一前夕,一篇“格力空调爆炸”的短视频冲上热搜,事后证明是竞争对手找水军剪接旧闻;2024年春天,又冒出“董明珠退休”的假消息,导致股价盘中闪崩5%。这些套路背后,是空调行业库存高企、价格战打到骨折的残酷现实——奥克斯、美的、海尔贴身肉搏,谁都想在舆论场上先捅对手一刀。格力2024年内销出货量虽守住第一,但市占率已从34%滑到29%,毛利被拉到21.66%,是近五年新低。对手的算盘很简单:格力线下渠道最强,那就先抹黑它的经销体系,让中小经销商心慌;董明珠IP最响,那就造她的谣,让流量反噬。 偏偏格力还处在“董明珠健康家”一万家门店大升级的关键节点。原计划今年先开3000家,结果上半年只完成1200家,不少意向店主被网上流言吓得观望:万一总部政策生变,投下去的装修款就打水漂。格力总部干脆把声明同步贴到“董明珠健康店”小程序首页,直播时主播举着报警回执单绕场一周,一句话——“谁敢造谣,咱们法庭见”。这种硬刚风格确实拉回一波人气,7月30日“格力董明珠店”抖音直播间单日销售额冲到1.2亿元,创今年最高纪录。 海外战场同样步步惊心。2024年格力自主品牌出口首次突破100亿元,其中中东、拉美增速最快。可树大招风,印度一家本土大厂被传“格力私下返点5%抢客户”,逼得格力印度分公司晒出海关完税证明才平息风波。如今这篇“侨商被骗”文章又精准踩在海外经销商最敏感的神经上:如果送礼就能拿代理,那之前层层考核算什么?格力法务部这次报案,也是给所有海外合作伙伴递上一颗定心丸——谁在中间赚黑心钱,谁就准备坐牢。 商业世界从来没有童话,格力也不是白莲花。它曾经压货、价格战、渠道霸屏,一样没少干。但在真假难辨的舆论沼泽里,面对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脏水,如果连报案都不让,那就只剩躺平任锤。董明珠70岁还在一线直播带货,格力上半年研发砸了42.6亿元,十年包修政策把行业售后卷到天花板——这些才是它真正该被记住的数字。至于那些躲在键盘后面收黑钱的黑手,希望这次公安机关能顺着网线把他们揪出来晒晒太阳。 评论区说说,你站格力还是站爆料人?如果手里有实锤,欢迎甩链接;如果只是道听途说,那就一起等警方蓝底白字的通报。别让子弹飞太久,真相拖不起。 信息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5-08-01《格力就网传不实信息向公安机关报案》、央视新闻2025-08-02《格力电器:海外经销授权均通过官方通道》、人民网2025-08-03《“董明珠健康家”年内计划新增三千家线下门店》

0 阅读:149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