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条政策引发不少投资圈的热议:
第一条,和炒股直接相关——
有投资者收到了税务局的通知,要求申报自己在境外买卖股票的情况,并补缴个税。
这不是空穴来风,早在今年2月,国家税务总局就发布了公告,要求通过沪深港通交易港股的个人,依法纳税。
很多人这才意识到:
境外账户炒股,也开始“被看见”了。
第二条,关于债市——
财政部发布新规:免征国债利息税的范围被明确收紧,很多机构的低风险套利空间,被堵上了。
以前靠买国债、城投债“躺着收利息”的资金,现在收益没那么香了。
别看这两条政策看似无关,其实背后透露出一个共同的信号——
无论是境外还是债市,资金都在“被动收紧”,而真正“留白”的,是A股市场。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该纳税的纳税,该收割的收割,剩下的钱该回来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一些灰色套利资金,开始撤离境外市场;
• 一些只吃利差的资金,在考虑转战股市;
• 一些敏感的机构,已经开始增配A股。
过去这些年,A股经历了资金外流、机构配置不足、居民入市信心低等多重压制。
现在,可能要反过来了。
从政策面看,监管在逐步“推”资金回流股市;
从资金面看,那些高收益的无风险通道正在收口;
从投资逻辑看,A股被低估、政策托底,反而成了资金“最后的避风港”。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
一、别再恋战港股了,政策已经给出了方向。
二、债市没那么香,就别再幻想“低风险高收益”这事。
三、A股不怕没人抬轿,就怕你不敢上车。
现在的市场,看似沉闷,实则在悄悄酝酿下一波行情。
看清信号,跟对方向,耐心持股,也许收割的就是后知后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