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生了一窝白眼狼!”吉林,一老太生育了7个儿女,可在去世前,她竟把名下170万元的财产,全都赠予了儿媳,没给子女留一分!这让其余6名子女坐不住了,认为老太受到了胁迫,不能算数!于是几人要求老太儿媳交出财产,无奈的儿媳将几人告上法院,而法院的判决让人没想到!网友:眼里只剩钱了! 信源:环球网——婆婆临终赠儿媳170万,6个子女不同意,质疑母亲遭胁迫!法院调查后判了 170万,判给儿媳,亲生子女一分没有?这事儿放谁家,都得炸锅啊!法院这么判到底是不讲人情,还是在告诉所有人一个更硬的道理? 而六个亲生子女的反应就出奇的一致,直接炸了。他们的认为自己是亲生的,这笔老母亲的土地征收款,在他们眼里就是板上钉钉的遗产,他们在分钱方面就是有优势,钱就该有他们的份。 于是他们就抱团上门,不过并不是商量,而是索要。等要不到钱,就说弟媳是骗子,是威胁了老人,把一个孝顺了三十年的弟媳,硬生生说成了一个图谋家产的“外人”。 但其实,在老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六个子女的“孝顺”就已经很清楚了。他们早就各自成家,生活重心全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偶尔回家看看,扔下点钱,更像是在打卡,完成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 赡养父母这个沉甸甸的责任,他们从一开始就默契地绕开了。所以,当170万这笔巨款突然冒出来时,他们在震惊过后,就是一股压不住的火气。 他们气冲冲地找到小弟和弟媳,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让他们交出钱来,大家平分。为了站住脚,他们一口咬定,弟媳肯定是用了见不得光的手段。不是威胁老人,就是趁老人脑子不清楚骗了钱。毕竟这种说法,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合理的解释。 于是他们甚至开始在村里制造舆论,想把弟媳塑造成一个贪财的外人。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想法:家产,就该在自家人血脉里转,一个外姓人,怎么配拿走全部? 他们的逻辑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他们几乎没为这份“权利”付出过什么像样的“义务”。当年父亲中风瘫痪,他们选择给钱,但没一个人愿意接手照顾。 现在母亲走了,钱出来了,他们才急着亮出“亲生”的身份。这种只要权利不谈义务的姿态,让他们显得格外没底气。 这种没底气的“掠夺者”姿态,与实实在在的付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网友说,在儿媳妇刘女士过去二十多年的人生里,这170万根本不是什么遗产,更像是一份迟到了二十年的工资单。 因为这张单子上记着的不是钱,而是是没法算清的时间和精力。从1992年嫁过来,她就跟公婆住在一起。洗衣做饭,端茶倒水,这些事成了她一干就是十几年。 而在2009年,公公不幸中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日常起居到贴身护理,吃喝拉撒的担子,全落在了刘女士一个人肩上。她没说什么,也没找人分担,就这么一天天扛着。这样的日子,她过了五年,一直到公公去世。说实话,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儿媳的本分,在法律的规定上,她没有做到如此极致的义务。 所以法官的思路也很清晰,此刻不再是“遗产怎么分”,而是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老太太在活着、并且头脑清醒的时候,有没有权利把自己的钱送人? 法官亲自去村里走访,就是要确认老太太做决定时的精神状态。邻居们的说法,正好证明了老太太晚年虽然身体垮了,但心里亮堂着,也一直记着儿媳的好。而且村民们都说:“这媳妇没得挑,几十年如一日,村里谁不佩服?”这些话,让那份无形的付出变得有分量,看得见,摸得着。 而最关键的是老太太自己录的那段视频。视频里,她人很虚弱,但说话条理很清楚,一字一句地说:“这钱都归小刘,她伺候这些年了……谁都捞不着!” 这句话,是她对自己财产的最后安排。法官解释得很明白,这根本不是“遗嘱”。遗嘱是人死了才生效的东西,而老太太这个行为,是她在活着的时候就做出的“赠与”。 所以法院的判决不是同情,而是严格按法律来的,170万是老太太的个人财产,她生前决定送给儿媳,这个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已经完成了。那六个子女再谈“继承权”,自然就没了基础。 这个判决并没有否定血缘关系,但它却把一个更现实的道理摆上了台面:家庭关系里,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当有人只想要权利,却把义务撇得一干二净,那所谓的血缘关系,也就没那么重了。 老太太用她最后的方式,亲手圈定了谁才是她真正的家人。她的答案很清楚:那个在她病床前端屎端尿、守到最后的人,才是她晚年真正的依靠。 这场官司,与其说是儿媳妇赢了,不如说是那位老母亲的遗愿赢了。它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法律的天平,最终会倾向于真正付出的一方。家的情分,是靠行动换来的,也该由行动来继承。
[月亮]“生了一窝白眼狼!”吉林,一老太生育了7个儿女,可在去世前,她竟把名下1
冰枫看历史
2025-08-04 17:32: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