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此后远离军界再也没被重用。陈赓对栗裕说:“你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04 10:47:34

1958年,粟裕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此后远离军界再也没被重用。陈赓对栗裕说:“你功劳很大,打仗厉害,容易遭人嫉妒,但是你又不会逢迎别人,当然就被别人冷落了。

粟裕的出身确实普通,1907年出生在湖南会同县一个侗族家庭,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小时候能吃饱饭都是奢望。

但正是这种艰苦环境,磨炼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参加南昌起义时,他不过是个20岁的毛头小子,谁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在战场上,粟裕的军事才能简直像开了挂,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孟良崮全歼国民党王牌74师,淮海战役指挥60万大军攻破80万敌军。

林彪曾评价说:"粟裕打的仗,我都不敢打。"这话从另一个军事天才嘴里说出来,分量可想而知。

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却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遭到批判,当时有人提出他"一贯反领导",还有人翻出淮海战役的旧账,说他"贪功"。

不可否认的是,粟裕的性格确实不讨喜,他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更不屑于搞人际关系。

战争年代大家靠本事吃饭,这些都不是问题,可到了和平时期,这套就行不通了,他自己也清楚这点,曾对家人说:"我这个人就是不会来事,只知道埋头干活。"

被免职后,粟裕被调到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这个安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明升暗降。

但他照样干得认真,带着研究人员编撰战史,总结作战经验,后来有人问他是否觉得委屈,他只是淡淡地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运了。"

晚年的粟裕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他爱看书,喜欢研究军事理论,偶尔和老战友下下棋。

1984年去世时,葬礼规格远配不上他的战功,等到1994年,中央军委正式肯定他在战争年代的卓越贡献。

粟裕的故事让人唏嘘,他这样的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人才,打仗时是宝贝,和平时就成了"麻烦"。

陈赓当年那番话,道出了多少能人的无奈,历史总是这样,对真正的人才既慷慨又苛刻,粟裕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缺少在和平年代生存的"智慧"。

0 阅读:485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