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在努力想打通这条走廊。为此,他们甚至没有提前通知我们,直接把公路修到了边境,甚至拿出了世界第二大铜矿埃纳克铜矿的开发权,想用这个交换瓦罕走廊的通道。在多次与我们的谈判中,他们也反复提起这个事情。但我们这边一直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这让阿富汗有些不太理解。事实证明,我们不打通瓦罕走廊是明智的。 哈米德·卡尔扎伊1957年出生在坎大哈一个普什图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部落领袖,曾在议会任职,这让他从小接触政治圈子。他早年在喀布尔上高中,后来去印度希姆拉大学读政治科学,拿了硕士学位。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他加入抵抗,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帮反苏武装募集资金,还和美国情报部门合作过。1990年代初,他短暂当过外交部副部长,但塔利班上台后他流亡国外,继续推动和平。2001年美国推翻塔利班,他被选为临时政府主席,2004年和2009年两次当选总统。在位期间,他努力吸引外资开发矿产资源,像埃纳克铜矿就是他推动的合作项目之一,同时处理部落冲突和安全问题。卸任后,他留在喀布尔,偶尔参与政治对话,评论国家事务。到2025年,他继续表达对阿富汗稳定的担忧,但影响力已不如从前。 阿富汗当局一直想开通瓦罕走廊作为贸易通道,连接本国和中国新疆。2009年美国建议中国开放用于补给,但中方拒绝。塔利班掌权后加速推进,2023年9月单方面修小帕米尔公路50公里到边境,没事先通知中方。2024年1月宣布公路建成,实际是土路,宽窄不均,冬季易被雪封。2025年上半年,他们签第二阶段合同,计划年内完工,总长约120公里,希望中国投资铺设柏油和维护。为换取开通,他们提出埃纳克铜矿开发权,这个矿储量7亿吨铜,价值数百亿美元。2007年中国企业中标30年合同,承诺投30亿美元建电厂和铁路,但项目因安全停滞。塔利班上台后重启谈判,2024年5月公共工程部长萨尼会见中国大使,2025年2月又在北京讨论,中方听得多说得少。阿富汗困惑中方兴趣不大,继续施压,但中方优先看地缘风险和稳定。 埃纳克铜矿项目重启后问题不断。2009年启动时,发现当地路差电缺,设备运不进。安全隐患大,周边袭击频发,还挖出5000年佛教古城遗址,包括寺庙和佛像,阿富汗要求保护,中方暂停挖掘。2015年因铜价跌和遗址争议延期,2021年塔利班上台后虽重启,但电力短缺继续拖后腿。2024年8月破土,计划年产22万吨铜,2025年7月有五金采购公告,公路预计年初完,但地雷和部落纠纷仍干扰。瓦罕走廊公路修成后,中方未开通,2025年风暴覆盖路段,维护成本高。哈米德·卡尔扎伊推动合同后,2014年卸任,继续在喀布尔生活,2021年后与塔利班会晤谈包容政府,但作用有限。他公开忧虑安全,到2025年仍评论矿产开发需稳。塔利班官员萨尼推动合作,内部压力大。项目需两年采矿,强调文物护。中方谨慎,避免动荡风险,阿富汗复兴慢,证明不开通走廊避了大麻烦。 瓦罕走廊的开通牵扯到中阿关系、地缘安全和资源开发。中国不急着答应,阿富汗的努力虽积极,但基础设施和稳定是硬伤。埃纳克铜矿重启显示合作潜力,却也暴露挑战。哈米德·卡尔扎伊的经历反映阿富汗政局变迁,从抵抗到总统,再到旁观者,他的推动曾打开大门,但现实让一切慢下来。到2025年,塔利班继续修路求投资,中方坚持底线看长远。这事不简单,涉及贸易、风险和周边格局。阿富汗想借通道起飞,中国算账更注重稳赚和安全回家。外部资本不是光看资源多,得有水电安全保障。阿富汗动荡多年,基础补不上,吸引合作就难。事实摆着,不打通走廊是理性选择,避免卷入不确定。
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在努力想打通这条走廊。为此,他们甚至没有提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8-03 23:13: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