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 杨某媛要笑疯了 她的论文,发布不到一年,下载量竟 高达三万+ 按7.5元的下载费算,轻松入账一两万!! 这哪是搞学术,更像解锁了知识变现的新姿势? 可有意思的是,这么高的下载量里,多少人是真心研究,多少人是奔着挑错来的?
现在点开她的论文页面,评论区更像大型“找茬现场”,有人揪数据,有人抠逻辑,吵着吵着倒成了另类的学术讨论区。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就在这儿——以前觉得学术圈高冷又封闭,一篇论文发出来,除了同行没几个人看。
现在倒好,一篇“争议文”愣是把学术讨论拉到了大众视野里,哪怕是挑错,也算让更多人凑近了看学术研究到底是咋回事。 说到底,学术不该是藏在深闺的玩意儿,能让人愿意花时间去“挑刺”,本身就比躺在数据库里积灰强。
你觉得这种“挑错式学习”,会不会慢慢成了学术圈的新生态?
用户54xxx04
硕士论文存在学术不端 5大层次过审 当事专家学者应该被追究责任 打掉保护伞 还教育公平 教育部出来说说该怎么办?
鱼怕水
下载她的论文,他赚大发了,偷着乐呢。网民又被她算计了。
用户12xxx22
这是给她的买药钱,不用羡慕
感悟人生
一个高考四百分的本科生女学渣,在武大图书馆的桌面下,偷拍660分进校的小学弟裆部一个多钟头,然后告这位男同学性骚扰。这就是武汉大学 还能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