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年,李世民率唐军攻破洛阳,正检视府库,麾下将士来报:“殿下,有一貌美寡妇求

勇敢小妹 2025-08-01 17:38:45

621年,李世民率唐军攻破洛阳,正检视府库,麾下将士来报:“殿下,有一貌美寡妇求见!"李世民出去一看,瞬间心动,不顾她寡妇身份当夜宠幸了她…… ​​​韦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妃嫔,出身名门望族,一生经历丰富,既见证了隋末乱世的动荡,也参与了初唐的建立,是唐初历史中颇具分量的女性人物。 洛阳城的硝烟还没散尽,砖缝里嵌着焦黑的木屑。 李世民踩着碎瓦砾出去时,手里还捏着本户籍册,指尖沾着灰。 那女子就站在府库外的老槐树下,素色襦裙洗得发白,却浆洗得笔挺。 发髻挽得一丝不苟,插着支铜簪,没有珠翠,可抬头时,那双眼睛亮得像刚淬过火的剑。 “民妇韦珪,叩见殿下。”她屈膝行礼,声音不抖,膝盖碰地时没发出半分声响。 李世民见过的美人多了,后宫里有江南来的舞姬,有突厥送的公主,可没一个像她这样。 明明是阶下囚的姿态,脊梁骨却挺得比府库的廊柱还直。 他忽然想起方才在册子里看到的名字——韦珪,丈夫李珉,隋朝上柱国之子,去年在江都兵变中死了。 “你要见我,为何?”李世民的靴尖踢到块碎石,咕噜噜滚到她脚边。 韦珪抬眼,睫毛上还沾着点尘土:“民妇家族百余人被困城中,求殿下赐口活路。” 她没说自己有多难,没哭哭啼啼,就像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李世民笑了,这女子,比那些捧着金银珠宝来献媚的官员有意思多了。 当夜的月色,透过残破的窗纸,在地上描出些歪歪扭扭的影子。 韦珪坐在床沿,没像别的女子那样瑟缩,反而替李世民解下了腰间的佩剑。 剑鞘上的鎏金磨掉了大半,是他打窦建德时留下的旧伤。 “殿下的剑,比民妇亡夫的锋利。”她指尖划过剑穗,那是块褪色的红绸。 李世民没接话,他知道她在说什么。李珉是隋炀帝的亲信,而他,是砸烂隋家天下的人。 “你不怕我?”他忽然问。 韦珪转过头,月光落在她半边脸上,颧骨处有块淡淡的疤,许是城破时被碎石划的。 “怕有用的话,隋炀帝都该活到现在了。”她的语气里带着点自嘲,“乱世里,怕不如选个能靠得住的人。” 这话戳中了李世民的心思。 他打洛阳,不光是为了地盘,更是为了收编那些隋朝旧臣、名门望族。韦家是关中大族,韦珪的祖父做过北周太傅,这样的人,拉拢过来比杀了有用。 第二日,李世民让人把韦家百余口接到军营安置。 将士们私下里嘀咕,说殿下看上的寡妇不一般,连房玄龄来议事,都见她在帐外整理文书。 韦珪不避嫌,有时还会插嘴说几句,分析起粮草调度来头头是道,比军中的老吏还清楚。 李世民看着她低头算帐的样子,忽然觉得,这洛阳城破得值。 后来李世民成了唐太宗,韦珪被封为贵妃,位分仅次于长孙皇后。 她没像其他妃嫔那样争宠,反而常劝李世民少征徭役,还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赈济灾民。 有次朝议,魏征跟李世民吵得面红耳赤,是韦珪在屏风后递了张纸条:“魏大人说的是百姓的心里话。” 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诸事基本由韦珪打理。 她始终记得洛阳城破那个晚上,李世民问她怕不怕。 其实她怕过,怕家族覆灭,怕自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被踩死。 可她更明白,乱世里的女人,光有美貌活不成,光守着贞节也活不成。得有脑子,得选对路,得让自己成为别人需要的人。 (部分情节参考《旧唐书·后妃传》《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0 阅读:1028

猜你喜欢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