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年,78岁的宰相苏颂,找了2个丫鬟给他暖脚。半夜,有个丫鬟竟然尿床上了。苏颂不但没生气,反而还夸赞她一番,把她送到京城谋生。后来,这个丫鬟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太后。
宋朝在武力上或许有所不足,但在“文治”方面无疑堪称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翘楚。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为一大批杰出人才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苏轼的好友、福建泉州人苏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颂生于1020年,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1042年,他年仅22岁便考中进士,开始了他那堪称“开挂”的一生。从进入官场的那一刻起,苏颂便实现了官场与科研双轨并行的奇迹。他不仅快速晋升,还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几乎没有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且许多工作都涉及到了当时的科技创新。苏颂的成就正是“天才”与“勤奋”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凭借其超凡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许多至今无法超越的科研成果。 苏颂的贡献广泛而深远,尤其在天文、医药和机械等领域尤为突出。公元1061年,苏颂编撰的《本草图经》问世,这部书籍在药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20卷,详细记载了814种药物、附有993幅插图,还附带了763个方剂。它不仅是对历代药物学著作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药物史上的一部巨著。明代医药学大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本草图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考证详明,颇有发挥”。此外,苏颂还与其他学者共同编辑了《惠佑补注神农本草》,并校订出版了《急备千金方》等重要医书。 但苏颂一生中最为人称道的成就,莫过于他领导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这座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集观测天象、演示天象、计时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的巅峰,也彰显了苏颂在科技领域的深远影响。水运仪象台的制造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科学技术的高度成熟,也让苏颂成为了古代科技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伟大人物。
公元1097年,大宋王朝的宰相苏颂已经78岁高龄。一天晚上,老宰相遣人在府中寻了两个丫鬟来为自己暖脚。古时候,人们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取暖设备,贵族人家常常雇佣奴仆来用身体的热量为主人取暖,有专门的"暖床丫鬟"这个职位。 两个暖脚丫鬟伺候苏颂就寝后,其中一个小丫鬟竟然在苏颂的床上睡着了,还不小心尿在了床上。要知道,这种冒犯主人的失职放在一般人家里,丫鬟少不了要吃一顿责骂,甚至遭遇毒打。不过,苏颂倒是个心善而宽厚的长者。他没有斥责那个惊慌失措的小丫鬟,反倒轻声将她唤醒。 原来,苏颂是个精通相术的奇人。他不仅是朝中的德高望重的宰相,对天文、医学也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看相一道,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苏颂之前曾凭借相术一眼相中过不少贵人,都一一应验。此番,他竟从这个地位低微的暖床丫鬟脸上,看出了不同寻常的相貌。 第二天一早,苏颂便带着这个叫韦氏的小丫鬟踏上了京城的道路。在苏颂的举荐下,韦氏进了当时的端王赵佶的府邸。虽然一开始的身份依旧是个低贱的奴婢,但机缘在前,脚踏实地的韦氏很快以自己的勤恳和才智赢得了主人的赏识。谁能想到,从宰相床上被"捡"来的小丫鬟,日后会母仪天下,成为受百官朝拜的皇太后呢?
苏颂不仅是古代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官员,还是一位至孝的家人和不拘礼节的父亲。他终生亲自侍奉母亲和祖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照料,而且直到年老依然坚持为她们调制食物,展现了非凡的孝心。他不仅如此,还以亲身行动教育子孙,传承着儒家的家国情怀。 他供养的不仅是直系亲属,还有众多的姑姐妹和外族亲戚,为他们提供婚嫁支持。即便妻儿有时生活贫困,家里依旧其乐融融,亲密无间,这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是难能可贵的。他对家庭的付出和关怀,也使他被誉为“古君子”,尤其在他担任颍州郡守期间,每天早上都会上堂前拜母亲。 苏颂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成就,他不仅在朝廷上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还特别注重推荐贤才。但他从不收受任何贿赂或馈赠,这一点尤为难得。记得他曾回忆,只有朝奉郎孟安序每年带一斤双井茶来,他也愿意接受,并认为这份礼物极为珍贵。而当同僚吕大防建议为其子苏嘉按惯例安排职位时,苏颂不仅拒绝,甚至批评这一做法,认为官职应通过个人的能力获得,而非凭借家世。 苏颂的藏书也是一大亮点。他的藏书多达数万卷,堪称古代书院的宝库。许多书籍是连朝廷的秘阁都没有藏本的。他每日至少抄写、校对两千字,确保家中始终保持浓厚的读书气氛。在他致仕后,时任丹徒县尉的叶梦得曾专程前来借书,南宋时期的学者吕祖谦也为他的藏书惊叹不已。 除了为自己家族积累知识,苏颂还告诫后人,学问要坚持终身,他曾撰写《书帙铭》,强调家族应以儒学为基础,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修养,更是为了后代的传承。他的孙子苏象也专门撰写了《谭训》,详细记录了苏颂家族的藏书和教育事宜,进一步将这一家族文化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