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关税落下,巴西一点不慌,中方承诺已到位,美国赢不了金砖 7月的最后一天,美

赛博朋克浪客 2025-07-31 21:56:29

50%关税落下,巴西一点不慌,中方承诺已到位,美国赢不了金砖 7月的最后一天,美国政府突然对巴西挥下重锤,一纸行政令,将对部分巴西商品加征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乍看之下,这是一次强硬的经济打压,似乎意图震慑整个金砖国家集团,然而,巴西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地冷静甚至不屑,没有惊慌,更没有妥协。 这不仅是一次关税政策的震荡,更像是一次针对“新兴秩序”的政治试探,特朗普挥下的并非普通的关税大棒,而是试图瓦解金砖国家制度信心与战略韧性的一场围猎实验。 这场博弈的真正本质,并不止于贸易摩擦,而是一种高度“定制化”的制裁剧本。 美国政府将巴西司法体系与所谓“人权迫害”挂钩,援引“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对巴西法官个人实施制裁,同时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加高额关税。 这种“个案包装”方式,将人权与贸易强行捆绑,已经从最初的普世话语,滑向了地缘政治的工具化操作。 美国不再依赖规则,而是更倾向于使用它自行解释的“特权条款”,为每一个“不听话”的国家量身打造制裁剧本,这种方式的频繁使用,反而暴露出其制度公信力正在丧失。 令人意外的是,巴西的反应出奇地强硬,不是简单的抗议,而是政策层面的“先手出牌”。 7月15日通过的《反制法案》,早已为今天的反击提供了合法性工具,授权政府可以冻结制裁国资产、暂停知识产权保护等,这表明巴西并非“事后反应”,而是“战略性备战”。 更重要的是,卢拉政府明确表示,美国对巴西司法体系的干预“不可接受”,展现出强烈的政治主权意识。 而美国在征税条款中大幅豁免了民用飞机、能源产品、生铁等共计43.4%出口额的关键商品,也从侧面印证了其“不敢真赌”的底气不足。 换言之,表面强硬的关税政策,其实隐藏着对经济反噬的深度恐惧,但真正令巴西底气十足的,不只是自身准备充分,更在于我国的坚定承诺与制度支撑。 在关税风波爆发之前,中国外交部便公开表态,愿与巴西一道捍卫多边贸易秩序,并推动在航空等重点领域的市场化合作。 这并不是一次外交辞令,而是中国近年来“战略稳定输出”的典型体现,中方不仅提供政治支持,更从制度、金融与资源层面,与巴西形成深层次互补机制。 这种合作不是为了对抗美国,而是提供另一种国际秩序选择,一个不以强权为中心,而以合作共赢为主轴的新平台。 也正因此,金砖机制所代表的“非西方秩序”正日益稳固,“去美元化”不再是情绪化的口号,而成为系统性策略。 从卢拉推动本币结算,到我国拓展跨境人民币清算机制,再到俄罗斯、印度深化能源去美元合作,金砖国家正在用实际行动突破传统金融桎梏。 同时,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主动权也正在重构全球博弈逻辑。巴西掌握全球绝大多数的铌,我国主导稀土供应,这些资源不仅是出口品,更是外交筹码,是抗衡制裁的“软性武器”。 而印度在面对美国25%关税时虽保持克制,但国内已出现反制声音,说明金砖国家即便立场不一,依然存在“默契抗压”的集体趋势。 归根到底,金砖国家正在联合发出一个强烈信号:我们拒绝被收割,也不再愿意接受单边定义的规则。 而这,恰恰是让美国最感焦虑的地方,特朗普对金砖国家的打压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反映出对新秩序崛起的深层恐惧。 他所面对的,不再是散乱的南方国家,而是一个拥有资源互补、金融协同与制度自主能力的“新型利益共同体”。 所以说,50%的关税砸不出屈服,砸不出恐惧,真正被击中的,是旧秩序本身的脆弱。 而巴西之所以一点不慌,正因为它站在了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多元的世界逻辑上,这,才是美国真正赢不了金砖的根源所在 50%的关税,本质上是一场代价测试,测试的不只是巴西是否会妥协,更是整个金砖国家能否经得起这种外部压力的碾压。 而结果证明,巴西的冷静回应、中方的坚定支持、金砖机制的制度韧性,共同交出了一份美国难以破解的答卷。 更重要的是,整个南方世界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完成了对“制度恐惧”的免疫。 这一刻,多极世界的代价测试刚刚开始,但金砖国家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仅能承压,更能塑造未来规则。 而那种靠关税与制裁制造出来的“控制力”,终将像生锈的铁锤一样,被时代悄然遗忘。

0 阅读:437

评论列表

勿忘我

勿忘我

1
2025-08-01 22:32

联合金砖国家来一个互降关税谈判,在金砖国家组织框架内实行统一贸易规则,然后再进一步扩大到金砖国家以外的经济体、现在全球都在看中国的作为,是时候带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