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感受,在不久前的中欧峰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峰会整体平稳,但涉及核心议题时,欧盟官员们清楚地发现,中方的立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该坚持的绝不松口,想让中方让步?门儿都没有。 这种“不退让”的底气,其实早有苗头。三个月前,特朗普政府想靠“对等关税”给中国施压,结果没撑多久就服了软,最终签下的协议里,美国半点便宜没占到。这让欧盟意识到:连美国都只能在中方这里拿到“对等”,自己想让中方“让步”,显然不现实。 就拿电动车谈判来说,今年4月,特朗普刚宣布“对等关税”,中欧就启动了关于中国电动车出口欧盟最低价格的谈判——原本的打算,是用这个最低价格替代欧盟的加征关税,不少人猜7月峰会前就能谈成。 可真到了谈判桌上,欧盟却额外提了“技术转移”之类的要求,说白了就是想借着谈判占便宜。中方的态度很明确:谈最低价格可以,额外条件免谈。于是乎,峰会过了,协议没签,中方该是什么立场还是什么立场。 欧盟心里清楚,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摆在那儿,从电池技术到产业链完整度,欧洲车企短期内根本追不上,真要是逼急了,中方大不了拓宽其他市场,损失的反倒是欧洲本土依赖中国零部件的企业。 稀土的事儿更能说明问题。中国加强稀土进出口管控后,欧盟那边没少抱怨,说影响了自家产业,催着中方放松政策。但中方的回应始终如一:想进口?按正常审批流程来,该走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 中国占了近90%的份额,从开采到提纯再到应用,欧洲企业离了中国供应链,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抱怨归抱怨,真要做生意,还得按中方的规矩来。 俄乌冲突也是欧盟绕不开的话题。峰会前后,欧盟大概率又提了相关要求,想让中方跟着他们的调子走。但中方的态度从没变过:坚持中立,劝和促谈,该怎么和俄罗斯做生意,还怎么来。 欧盟自己一边对俄罗斯喊着制裁,一边又偷偷买着俄罗斯的能源,这种“双标”摆在那儿,凭什么要求中方让步?中方连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施压都能顶回去,欧盟这点诉求,自然得不到回应。 说到底,中方的“不让步”,不是故意强硬,而是实力撑起来的底气。这些年,中国在制造业、战略资源管控、国际事务处理上的能力越来越扎实——电动车产业链全球领先,稀土管控有成熟体系,面对国际博弈有自己的节奏。 反观欧盟,无论是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还是产业对中国资源的需求,都决定了它没资本让中方妥协。
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感受,在不久前的中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31 20:36:45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