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做生意的料!安徽郎溪,一14岁女生去公园玩时,意外发现了赚钱的好机会,回家和父母商量后就开始行动,仅仅20多天,就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赚到2千4百多!网友:这以后肯定是个大老板! 安徽郎溪有位14岁女生,暑假在公园游玩时,留意到许多小朋友在沙池玩耍却没有沙滩玩具。
她观察了四周,发现旁边竟然没有一个人售卖沙滩玩具,正好家中开百货店,她灵机一动,觉得是个不错的商机。 回家之后,她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他们非常支持女儿的想法。
第二天便帮她购进一批沙滩玩具,但首日摆摊,生意并不好,忙碌一整天仅赚得二十多。 但她没放弃,之后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公园占位置,守着摊子招呼客人。
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收摊,就这么坚持了20多天,总共赚了2400多块。 一开始,家长想把这笔钱存起来,可女生希望自己安排,爸妈也就随她了。
不过好景不长,后来有其他人也来附近摆摊卖类似的东西,她的生意就淡了些。
但家长觉得,本来就是让孩子体验生活,赚多赚少无所谓。 杭州有对小学生姐弟也在忙着自己的“小事业”。 11岁的姐姐楼一妍与7岁的弟弟楼一粟,暑假于钱塘江边售水。
姐弟俩住江边,家人常在这里散步,姐姐敏锐的发现江边距超市远,散步、骑行者渴了难买到水,于是就萌生摆摊念头。 他们“前期调查”很充分,发现骑行者偏好运动饮料,徒步者多购矿泉水,年轻女生更钟情无糖饮料。
于是就在外卖软件接单后,一部分常温售卖,一部分冰箱冰镇,再装入保温箱带到江边。 起初并不顺利,在钱塘江大桥附近空地时,每天不过15瓶左右。
后面改到滨江宝龙城商圈,生意稍有起色,但是因为附近超市太多,购买姐弟俩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最终在离商圈不远的休息区寻到一处,这里不仅有椅子,还有跳广场舞的人。
刚摆摊一分钟便卖出两单,之后生意愈发兴隆,每天能卖出去六十多单,有时还能上百单。 姐弟俩带个小本子记账,记着每天的销售额、成本和净利润,晚上回家还会复盘。
弟弟负责招呼客人,姐姐管记账、找钱,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一个月下来,净利润差不多1920元。
姐弟俩平分后,计划着用一部分捐款,一部分给长辈买礼物,剩下的买文具。 他们爸妈说,这比上兴趣班有用,能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他们全程只在旁边偶尔拍拍照,选地点、跟人打交道这些事,都让孩子自己做。 再向南望去,武汉19岁的王翼天,高中一毕业,便凭借共享相机项目声名鹊起,一年获利15万,而且他的启动资金还是自己积攒而来。 十七岁时,他运营着两千人的社群,跑商演期间,遭遇过大雨倾盆、设备损坏等状况,但他凭借教课以及比赛奖金攒下了五万元。 他发觉如今年轻人拍摄氛围感照片时,但都不满足手机滤镜。
于是萌生做实体复古相机租赁的想法,他的定价也是非常合理,30元可租一天,比网红奶茶更为便宜。 刚开始选择地点时,被昙华林商家接连拒绝,但好在一家咖啡馆老板同意了。
于是在这里摆下第一台柜机,没想到他的生意竟大受欢迎,前来旅游打卡的年轻人排起长队扫码租相机。 这几个孩子的事,放在一起看还挺有意思。 14岁女生靠观察公园场景发现商机,杭州姐弟瞄准江边特定人群的需求。
武汉的男生则抓住了年轻人的情绪消费心理,他们的“商业嗅觉”其实都挺灵的。 如今的孩子接触面广,能获取大量信息,对身边人的需求亦更为敏锐,且勇于动手尝试。
这或许是他们得以成事的一个缘由。 而家长的态度也挺关键,安徽女生的爸妈支持她进货,不干涉她支配收入。
杭州姐弟的父母只做辅助,让孩子自己面对没人买的挫折、自己调整摆摊地点。 王翼天虽然年纪稍大,但从他攒本金、找点位的过程看,背后应该也有允许试错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创业赚钱并非目的,更为关键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学会观察、懂得坚持、知晓与人交往之道,且在遇困时能设法解决。 家长与其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给予他们些许空间,任其自行尝试。
哪怕收入微薄、遭遇挫折,这些经历或许比金钱更具价值。 14岁女生摆摊20多天赚的2400块,杭州姐弟一个月的1920块,武汉男生一年的15万。
数字不同,但背后都是孩子从发现需求到动手实践的过程,不管赚多赚少,能迈出这一步,本身就是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