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还没开始,但美国已经输了!
2018年5月3日,中美双方开启第一轮贸易谈判;七年后的今天过去了,双方再次进行贸易谈判接触,有哪些不同?
5月7日,距离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超过一个月。
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终于要开始进行实质性接触了,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件好事。但和七年前相比,这一次双方谈判有什么不同?
有一些事实,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仍然没有改变,而这些事实,它有可能改变谈判走向。
还有一些变化,也有可能改变谈判走向。
自俄乌冲突以来,世界秩序已经被改变,特朗普抱怨北约过分依赖美国,而新冠病毒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重塑全球化,我国的制造业,则变得比七年前更强大。
明白了这些变与不变,我们才能够更好分析这场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谈判。
这次会谈的细节已经流出,我国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美方的代表则是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他们也将前往瑞士。
和七年前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一次双方的关税税率都非常高;2018年特朗普对我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次则高达145%。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次会谈显然是个好兆头,美方有意和我们进行谈判,对彼此来说,都算是赢家。
但这也很可能只是一个漫长而曲折过程的开始,客观上,双边的经济纠纷不仅仅关乎关税,还有贸易、产能、结构性的美国出口管制等方面。
这一次的谈判人选,和七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这边,进行贸易参与的仍然是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只不过七年过去,位置上的人变了,性格也变了。
不同的是,七年前美国参与贸易谈判的是属于鹰派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他在里根时代就成功限制了对美出口,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也成功主导了对华贸易谈判。
到了这一次,美国财长贝森特成了对华谈判核心人物,在4月2日特朗普对等关税发布一周后,美国突然暂停大部分国家的关税,当时站在镜头前宣布的就是美国财长贝森特。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贝森特在暂缓关税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接到了大量来自美国商界的电话,并先后于周末和特朗普做出决定的那天早上,分别在空军一号和椭圆形办公室和特朗普进行了交流。
除此之外,这一次双方选择的地点也有很大的变化,不是在美国,也不是在我国,而是瑞士。
七年前的谈判,是美方先到我国进行谈判,然后再赴美进行谈判,并达成初步协议。
但整体而言,贸易降温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双方都有共同的动机来改善这件事。
因此,把会谈地点定在瑞士,则能够规避这些问题。
但要想在瑞士就直接达成贸易协议,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七年前的谈判,双方就经历了多次波折;
七年前,那场围绕关税的谈判从2018年5月3日第一次谈判,一直到2020年1月5日才正式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持续了整整一年半以上。
但好消息是,当时由于两国贸易面临的压力并不大,关税虽然不断增加,但整体税率都只有20%左右。
这一次由于双方大部分商品关税高达145%,处于出口和消费而言,这个级别的税率都是无法交易的状态,因此这一次的贸易谈判,可能会更为紧迫,不太会像第一次拖那么晚。
尤其是对美国而言,关税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多家美国零售巨头CEO和特朗普举行闭门会议,直接警告其关税将导致供应链中断,当美国消费者可能看到货架上空空如也时,特朗普也随后对关税有所缓和。
另一重压力则来自美国债券市场,新的关税实施后,美国国债的利率在亚洲夜间交易时段升至5%,这大幅推高了美国财政的压力,而我国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甚至还没有抛售美债,否则这一压力还将加剧。
对我国而言,达成贸易协议当然也是更好的,尽管我们不怕关税升级,但更低的关税,显然有助于出口商出口到美国,从而推动经济迈入更高质量增长。
双方都有动机将关税税率降低,但考虑到需要达成的贸易协议,其实质性的进展不会那么快,甚至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希望减少贸易逆差的主要目标,要想达成更大的关税协议就更为困难。
而对我们而言,显然更希望美国取消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但从战略角度来看,美国也不太可能应允这一点。
换句话说,仅仅从瑞士接触来看,显然还不足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根据国外媒体的爆料,特朗普有可能把对华关税税率降至50%,或4月2日最初宣布的关税税率,60%。
但即便是和145%相比减半,但对出口和消费而言,如此高的税率也很难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个问题还在于,适当降低关税税率虽然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仍然无法根本上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不信任,也无法消除美国今后出于任何经济或蹩脚的安全理由再次对我国商品施加关税的担忧。
从现有的条件来看,双方在瑞士要达成一项持久稳固的贸易协议,从根本上杜绝加征关税,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双方各自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上都相距甚远,但至少双方开始愿意接触,这不管是对美国消费者,还是对我国生产者而言,都算是一个好消息。
一旦开始接触之后,接下来至少有的谈,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才是达成贸易协议的开始。
在关税问题上,我们也绝对不会向美国屈服,如果美国不能够明白这一点,那么美国经济还会继续承受自己施加的关税压力。
总体而言,尽管还没有正式谈判,但美国显然已经输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