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国民党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我的同伙是华北军区参谋长!

历史 05-07 阅读:4 评论:0

1951年某个晚上,咱们的反特英雄们通过精心安排,顺利在炼油厂里头把躲着的国民党特务给抓了个现行。

真没想到,那个被抓的特务,非但没吓得六神无主,反倒大吵大闹,嚷着让人们赶紧把他给放了。

这让审讯室里的工作人员火冒三丈,打算要好好整治他一番。

瞅着审讯人员火冒三丈的样子,那个略显慌乱的特务,眼里突然闪过一丝癫狂,阴森森地开口:“我跟你说啊,我的同伙,华北军区参谋长,你们敢惹吗?”

特务的那番话,让在场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头头儿气坏了,直接朝特务脚上猛地踩了一脚,吼道:“你小子要是敢瞎扯,我立马要了你的命。”

我和他一起工作了很多年,我的职位和任务都是公司分配的,你觉得我有必要去背后说人坏话吗?

特务的那番话,让屋里头的人都愣住了,参谋长他该不会真的……

【成分复杂的英雄】

1951年10月的某一天,在华北军区的某个办公室里,有个中年军官,鼻梁上架着副眼镜,正跟军区司令员凑一块儿,小声嘀咕着呢。

突然,司令员情绪有点激动,压低声音吼道:“这简直就是瞎折腾嘛!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清楚得很,怎么能因为一个坏特务的瞎掰,就把他给撤了呢?”

那位中年军人轻轻叹了口气,苦笑了一下说:“我明白,这么做长江同志心里肯定不舒服。但这是上面定下来的,张树桥说的也是实情,他的岗位确实是长江同志给调配的。”

司令员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猛吸了两大口烟,然后才憋着气说:“我会叫长江同志全力协助你,你们可得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他的清白。”

那个中年军人一脸正经地点了点头,说:“你放一百个心,他也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我肯定会为他讨回公道,不会让他平白无故受委屈的。”

两人聊完没多久,华北军区的头儿王长江就被暂时撤了职,等着审查呢。

这事儿在军区里闹得沸沸扬扬,一下子大家都议论开了,各种传言满天飞。

这事儿得从王长江那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讲起。王长江的过往,真的是挺复杂的。

王长江1899年在河北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出生,他打小心里就有大抱负。到了18岁,他成功考入了清河的那所陆军预备学校。

一毕业,我就直接进了军阀的部队,先后在王承斌、张作霖,还有阎锡山的手底下干过。

1927年夏天7月份,那时候他28岁,已经做到了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司令部里管打仗的参谋位置。

他不仅亲身经历了中原那场大战,之后还被东北军重新编排整合了。

1932年年底12月时,他又一次加入了改了编号的晋绥军部队,并且在长城那里参与了抗战。

在晋绥军的所有将士里头,王长江虽说官职不算大,可他的经验可是相当丰富。

全面战争打响以后,王长江实在受不了国民党那边的卑鄙做法,所以在1938年年底,他带着自己的人马,投奔了八路军冀中军区。

那时候,冀中军区的一把手是吕正操将军,他原本在国民党那边,但后来成了我们这边的大英雄。

吕正操司令员给王长江树了个好榜样,这让他对八路军特别有归属感。

在八路军里待了整整两年后,他顺利通过了组织的各种考验,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此走上了自己那不平凡的道路。

【好心赋予奸诈之徒】

在八路军里头,王长江那可是个不小的官儿,他一直都是警备旅的头头儿,当了好多年的旅长。

之后,由于他打仗勇猛无畏,政治觉悟高,延安那边就将他调到了刘伯承元帅领导的一二九师。

在一二九师里头,王长江是第一军分区的二把手,副司令员,他和秦基伟将军一起,并肩打鬼子抗日。

那段时间,在三晋地区发生的战役,他带领队伍几乎每场都参与了。

王长江在军事学院接受过正规训练,因此他不仅擅长游击战,还精通遭遇战和攻防战的各种战术。

所以在1944年那会儿,王长江的队伍收到了一个挺特别的指令。

给从重庆来的那些国际记者们安排一场实战看看。

王长江心里明白这次任务的分量,所以一接到指令,他就忙活着琢磨周围敌人的分布情况。

经过一番细致的摸底调查,王长江打算带着队伍直接攻打汾阳县城。

他做的这个选择,让从重庆来的人都瞧不起。

汾阳县城被日军的大批兵力牢牢守着,就凭八路军这点人马,想要打下来,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王长江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也正因如此,敌人才会放松警惕,犯下大意之错。

他认为,只要他们部队动作够快,肯定能打汾阳县城一个措手不及,把它拿下。

事情就像王长江预想的一样,日军压根儿没防备,八路军靠着那股子倔强劲儿,愣是把这座硬骨头城给啃下来了。

这事在当时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王长江因此一下子在八路军里出了大名。

在打仗那会儿,也就是解放战争期间,王长江先后跟着贺老总、彭大将军,还有聂元帅干,他多次立下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他就被提拔为华北军区参谋长,深得聂帅的信任和重用。

王长江刚当上参谋长没多久,他以前晋绥军里的老战友张树桥,一副落魄样子就找上门了。

王长江是个地道的军人,说话做事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也没啥花花肠子。

因此,当他又见到老朋友时,心里别提多乐呵了,赶紧吩咐警卫员备上好酒好菜,好好地款待了张树桥一番。

在一块儿吃饭的时候,王长江这才了解到,原来张树桥这些年过得挺坎坷的。

他拿起枪去守护国家的时候,家里却遇到了大麻烦。老婆孩子没办法,只能分开,连老家的房子也被日本鬼子给烧了个精光。

如今张树桥已到中年,打拼了大半辈子,却连个安稳的住处都没落下。聊到这些伤心往事,他实在忍不住,双手抱头,低低地抽泣起来。

看到张树桥日渐消沉,王长江心里挺不是滋味,就让他到自己家住了几日。几天后,王长江帮他找了份工作,安排进了炼油厂。

张树桥讲的那些话,全都是他自己瞎编的,他实际上是个隐藏起来的国民党间谍。

知道王长江是什么样的人后,他就故意演了场苦情戏。

这时候的王长江压根没想到,从他点头答应给张树桥找工作的那一刹那,他就等于把一个隐患悄悄带进了自己的生活里。

【被证明清白】

刚被撤职查办那会儿,王长江心里头憋屈得很,感觉组织对他没了信心。

所以即便司令员亲自给他做了思想工作,他仍旧话少得很,表现得十分抵触。

当调查人员把张树桥这些年来给国民党送情报的铁证摆到他眼前时,王长江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他完全震惊了,眼前的一切让他难以置信。

想到是我亲自把那个没良心的特务塞进了炼油厂,结果给国家惹了大麻烦,损失惨重。

王长江心里头那个羞啊,那个愤啊,简直没法说,就想直接抄起枪,给自己一个痛快。

经过一番调查人员的细心劝解,王长江的心情总算是舒缓了不少。

王长江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没对组织做过什么亏心事。

调查人员反复上门了解情况,经过多方面的仔细核对,最后大家都觉得王长江参谋长其实是被冤枉的。

后来,王长江在经历了一段隔离审查的日子后,没多久就被释放了。

尽管张树桥没有做出背叛祖国和人民的事,但他是由王长江安排进去的,因此在特务那件事情上,王长江得承担一定的责任。

考虑到这些情况,王长江被单位降了职,同时还受到了党内留察的处罚。

听说张树桥还是硬撑着不吐露实情,王长江就开口了,说想见见这位老朋友。

得到上级点头后,王长江进了监狱的审讯室,见到了里面的张树桥。

张树桥一脸胡茬,瞅见王长江推门进来,脸色立马就变了好几回。

“是不是觉得我挺容易就过关了,挺意外的?”王长江一脸平静地问道。

张树桥眼神躲闪,一脸愧疚,他啥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头低了下去。

该讲的都已经讲了,我记得的张树桥,可不是那种做了事却不敢认的胆小鬼。

讲完这话,王长江立马掉头,走出了审讯室。

望着那个依然笔直的背影渐渐远去,张树桥苦笑了下,接着毫无保留地把这些年自己所干的那些事儿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经过他的如实招供,华北地区潜藏的国民党特务网络被全部清除干净。

这事虽然已经翻篇了,不过它带来的影响可真不小。

1955年,全军搞了个大授衔活动,那时候,聂荣臻同志也被评上了元帅,得了相应的军衔。

华北军区的好多高层都得了军衔,大部分是少将、中将,特别是和王长江一起工作过的几位老同事,他们还拿到了上将的高衔。

王长江的战功那可是响当当的,不比任何人差,但最后只拿了个大校军衔,这事儿让好多人都觉得挺遗憾的。

【结语:】

王长江的经历真是让人心里难受,要不是因为被特务那档子事儿给扯上关系,他就算当不上中将,混个少将的头衔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但人生路上没法儿买后悔药,甭管你是谁,只要犯了错,那就得自己承担后果。

在王长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后,组织这边就决定不再深究此事了。

1952年,王长江被安排到山东菏泽去当军分区的二把手,副司令员。没多久,他就顺利成为了正式的一把手。

1978年11月17号,王长江老同志在济南因为生病去世了,享年79岁。

保定军事学堂,孕育革命将领——来自燕赵都市的报道保定军校,这所历史悠久的军事学府,曾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之中,不乏红色将星的身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所学堂,承载着无数热血青年的梦想与追求。他们在这里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磨砺自己的意志与品格。正是这样的磨砺,让他们在未来的战场上英勇无畏,成为了革命的中坚力量。从保定军校走出的将领们,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更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如今,当我们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保定军校的辉煌历史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军事教育的摇篮,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地。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向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将领们致敬!

王长江——陕甘宁边区革命历史多媒体资料库王长江致力于打造一个特别的资源库,这个资源库专门收集陕甘宁边区的红色记忆。但在这里,,你轻轻一点,就能看到当年的老照片,听到那时的革命歌曲,甚至还能读到一些珍贵的革命故事。这些都是王长江和他的团队,费了好大劲儿才收集起来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历史,记住那些为革命付出过的人和事。所以,如果你对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历史感兴趣,或者想给孩子讲讲那些年的故事,这个多媒体资料库绝对是个好去处。王长江和他的团队已经帮你把资料都整理好了,就等着你去探索和发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