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万都拿不出来?”一女生高考结束后,向父亲索要10000多元,用来购买7000的手机和出门旅游,父亲劝女生合理消费,女生抱怨父母亏欠自己,并说“养不起就别生我。”父亲气得不行,对着女儿就是一顿训斥! 六月,高考的硝烟刚散,空气中弥漫着松弛的气息。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一段难得的温馨时光。 懂事的孩子主动找份兼职,想为家里分担学费。 家长们则心疼孩子埋头学习十几年,总想着让他们多歇一阵。 但在一户普通人家,这份松弛却被一场激烈的争吵打破了。 高考结束后,一个18岁的小姑娘正在家刷手机,屏幕里不断跳出别人家的“毕业礼”:贵重首饰、平板电脑、全家旅行…… 看着同学们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得到的奖励,她心里感到痒痒的。 自己的成绩不算差,可爸妈连句“奖励”的话都没说过。 那天下午,父亲刚从工地上回来,脸上还带着汗渍,她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起初她有些犹豫,看着爸爸被晒的通红的手臂,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但想到同学炫耀新手机的样子,还是硬着头皮提了要求。 她想要最新的苹果手机,还想要像别人一样去外面转转,林林总总的金额加起来,差不多要一万块钱。 父亲愣在原地,手里的工具包“咚”一声落在地上。 他在建筑队干活,一个月工资才几千块,要供女儿上学,要给老家的老人买药,还要应付家里的日常开销。 自己那部用了四年的手机早就卡得不行,接个电话都要等半天,他却从没舍得换。 其实他早琢磨着给女儿买一个三千多的安卓机,性能也足够用了,没想到女儿一开口就是七千多。 “咱家条件你知道,”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一万多块,差不多是我两个月工资了,实在拿不出这么多。” 姑娘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声音也尖了起来:“同学都有新手机,就我没有!连一万块都拿不出来,当初为啥要生我?养不起就别生啊!” 爸爸感到心里堵得慌,这些年他起早贪黑,就是想让女儿过得好点,可到头来,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埋怨。 他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提高了嗓门:“我辛辛苦苦养你十八年,就是让你这么跟我说话的?” 争吵声惊动了邻居,有人悄悄劝了几句,可姑娘还在哭着抱怨,父亲则蹲在门口,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背影看着格外落寞。 后来这事被发到网上,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骂姑娘不懂事,也有人说家长没本事,吵来吵去,都绕不开“钱”和“情”这两个字。 同样是高考结束,云南深山里的林万东,过着截然不同的日子。 他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土坯房漏着风,母亲常年在工地打零工,父亲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的重担全压在母亲肩上。 高考铃声落下那天,别的同学在估算分数、讨论去哪儿玩,他已经揣着两个馒头,跟着母亲去了工地。 工地上,他顶着大太阳,跟着妈妈搬砖,第一天下来,胳膊酸得抬都抬不起来。 妈妈坐在他旁边,叹着气说:“你这才干了我一天的三分之一。” 他听着这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没吭声,第二天照样天不亮就起来上工。 他知道上大学要花不少钱,光是生活费,对家里来说就是笔巨款。 他不想让妈妈再拼命,想着自己多干点,能挣一点是一点。 后来实在扛不住工地上的累,妈妈硬把他劝回了家。 他也没闲着,在村里找了间屋子,给学弟学妹们补课,挣点零花钱。 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是省高考状元,现在已经被自己心仪的高校录取了。 面对镜头,他挠着头笑,说没想那么多,就想好好上大学,以后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他爸妈也从来没跟他说过“你要考多好多好”,高考前就跟他说:“别紧张,尽力学就行,考个差不多的大学就中。” 妈妈在工地累得直不起腰,跟他打电话时也总说:“没事,妈不累,你好好学。” 这两个孩子,都是刚走出高考考场的年纪,面对的都是家里的难处,可选择的路却差了那么远。 一个盯着别人有的,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如别人。 一个想着自己能做的,怕给家里添负担。 是有的孩子把日子当压力,觉得爸妈该为自己扛下所有。 有的孩子把日子当动力,想着自己能为爸妈分担点啥。 心往一处想,再难的日子也能挤出甜;心要是散了,再好的条件,也填不满心里的坑。
连北京大学的文科生都这样了,难怪文科的风评越来越差。下图7月26日,北京大学历
【165评论】【67点赞】
!!!!!!!
养了一个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