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真是可笑,菲律宾遭水灾,它们就给了一百二十多万美元,菲律宾人说这点钱塞牙缝都不够,欧洲人却在社交软件上呼吁中国救援队增援。 这场水灾来得凶猛。7 月下旬,台风 “韦帕” 和西南季风叠加,菲律宾多地暴雨成灾。首都马尼拉街道被淹成泽国,农田被毁、桥梁垮塌,全国 65 个省份沦为灾区,273 万人受灾,12 人死亡,24 万人被迫撤离家园。经济损失更是触目惊心,超过 41 亿比索的损失,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 欧盟的援助,说是杯水车薪都算客气,120 万欧元分摊到二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出的钱少得可怜。更令人无奈的是,这笔钱并非直接送达灾民之手,而是经由复杂程序予以发放。菲律宾政府拿到钱后,还得层层分配,真正到灾民手里的,可能连买基本生活物资都不够。 反观美国,通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了 25 万美元,同样是象征性的支持。 欧洲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堪称 “双标” 典范。他们一边在社交平台上对中国救援队大加赞赏,称其训练有素、水平顶尖,一边却对自己的援助金额避而不谈。这种做法,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想让中国出钱出力救灾,自己却不想多掏一分钱。他们以为,只要把中国夸得天花乱坠,就能道德绑架中国伸出援手。 但是中国这次的态度,让欧洲人大跌眼镜。以往菲律宾遭灾,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13 年 “海燕” 台风,中国提供了近 200 万美元援助;2023 年 “杜苏芮” 台风,400 万元人民币的物资直接送到灾区。可这次,中国外交部仅表示 “持续关注”,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和红十字会也未发布任何援助公告。这种 “冷处理”,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 网友们的反应,更是一边倒的支持中国不援助。有人直言:“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反复横跳,跟着美国搅局,还好意思求中国宽容?” 还有人说:“中国人民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这种白眼狼国家,就该让他们尝尝不被帮助的滋味。” 确实,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消耗了中国的善意。一边接受中国援助,一边引入外部势力在南海挑事,这种做法,任谁都难以接受。 菲律宾政府的困境,也值得深思。面对灾情,他们本指望盟友能拉一把,可美国、欧盟的援助如此微薄。更尴尬的是,国内民众对政府救灾不力怨声载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国情咨文报告,被民众批评为 “空话连篇”,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政府或许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外交策略是否真的明智。 这场水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际关系的现实。国家间的援助,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菲律宾若冀望于未来持续得到中国援助,便应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之举,重回理性、友好的外交轨道。否则,菲律宾若失去中国这一可靠伙伴,在国际上只会日益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欧洲人的算盘,终究是打错了。他们以为几句夸赞就能让中国不计前嫌,却忘了,中国的善意是有底线的。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唯有彼此尊重、平等相处,方可斩获真正的友谊与支持。
欧洲人真是可笑,菲律宾遭水灾,它们就给了一百二十多万美元,菲律宾人说这点钱塞牙缝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29 15:35: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