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跟美国谈的关税情况来看,估计美国也想在接下来的中美第三轮谈判中,要我们接受

正又直说事 2025-07-29 15:29:02

从欧洲跟美国谈的关税情况来看,估计美国也想在接下来的中美第三轮谈判中,要我们接受与欧洲差不多的条件。美欧关税重要的部分有三条,其一,美欧大部分商品,双方对等征收15%的关税。其二,欧盟将对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其三,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分三年完成。   美欧协议里的15%关税,表面上看是“对等”,但实际执行起来可不是那么回事。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对欧盟商品的平均关税本来只有1.32%,而欧盟对美平均关税是1.45%,两边本来就差不多。现在美国突然把税率提到15%,相当于涨了十倍不止。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算过,这会让欧盟GDP下降0.1%,德国单独就要损失65亿欧元。协议里还留了个尾巴,钢铁和铝的50%关税没变,芯片、烈酒这些关键领域的细节也没敲定。说白了,美国就是用高关税当杠杆,逼着欧盟在其他领域让步。   欧盟承诺增加对美投资,可这里面水分可不小。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说这是“打开20万亿美元市场”,但欧洲议会的人直接骂这是“单方面屈服”。德国工业联合会就指出,这种投资承诺会挤压欧洲本土产业的生存空间。

投资是市场行为,欧盟就算签了协议,企业愿不愿意真金白银投到美国去,还得看实际收益。要是美国政策一变,或者欧洲经济出状况,这个数字很可能就成了空头支票。   冯德莱恩说这是为了“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但美国能源的价格和运输成本都不低。德国总理默茨倒是挺“务实”,说这能让德国汽车关税从27.5%降到15%,算是“保护了核心利益”。   中国和欧盟的情况可不一样,中美贸易结构和欧美完全不同。中国对美出口里,机电产品占了41.45%,像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这些,美国消费者早就离不开了。   要是美国真对这些产品加征15%关税,吃亏的不只是中国企业,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得跟着涨。而且中国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建立了优势,光伏组件和锂电池出口全球领先,美国要是在这些领域加税,反而会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去美国化”。   美国一直嚷嚷着要中国增加投资,可自己却在高科技领域设了重重障碍。去年中国对美投资同比下降了18%,很多项目因为“国家安全审查”泡汤。现在美国又想让中国加大投资,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中国商务部早就明确表示,人为“脱钩”是脱不掉的,中美经贸合作的基础还在。但合作得有个前提,就是平等和互惠,美国不能一边限制中国投资,一边又要求中国“敞开大门”。   能源采购这块,中国的情况和欧洲更是天差地别。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和LNG加起来还不到总进口量的3%,而且6月份几乎就没从美国进口。咱们的能源进口早就多元化了,俄罗斯、沙特、伊朗这些国家的供应又稳定又便宜。   美国想让中国像欧洲那样大规模采购能源,首先得在价格上有竞争力。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光伏装机和风电装机都占全球40%以上,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正在快速下降。就算美国在能源上施压,咱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应对。   美欧协议虽然签了,但里面的漏洞和隐患一大堆。欧洲议会的人都在骂这是“政治、经济和道义上的惨败”,德国企业已经开始算自己的损失了。中国在谈判中肯定会吸取这些教训,不会重蹈覆辙。   毕竟咱们的目标不是签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协议,而是要建立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经贸关系,这才是真正符合双方利益的选择。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