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枕边人!广东,一男子再婚,和二婚妻子合买了一套房子,房子价值千万,俩人说

小张主张 2025-07-28 18:18:05

细思极恐枕边人!广东,一男子再婚,和二婚妻子合买了一套房子,房子价值千万,俩人说好,各占50%,男子要求,他的50%写在他儿子名下,50%写妻子名子,妻子并未多想,欣然同意,不久,二人离婚,男子提出,房子的一半属于他儿子,妻子那50%,是夫妻共同财产,他要分走25%,一审判决,妻子支付男子25%折价款好几百万,剩余200万房贷由妻子独自承担,妻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这样判了!   “他当初拿‘重组家庭得给继子留份安全感’哄我把50%产权挂他儿子名下,我掏光积蓄装修、工资全填房贷,离婚时他竟说那是夫妻共同赠与要分我房产,敢情我拼死拼活全成他算计我的局,从头到尾把我当傻子耍啊!”李女士攥着二审判决书崩溃的说道。   广州日报7月26日报道:王先生与前妻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小王,本以为遇见李女士能重启幸福。恋爱谈至婚房阶段,他提出“两人共同出资买千万房产,50%产权登记在儿子名下,50%登记在李女士名下”,李女士沉浸在“组建新家庭要包容继子”的感动里,没细究“产权登记”的法律含义,只当是男方重视家庭的表现,于是爽快答应。   婚后,两人共同还贷、经营日常,却因琐事矛盾渐生,最终走向离婚。谁也没料到,分手时王先生突然“变脸”:“登记在儿子名下的50%是咱俩共同赠与的,所以你名下那50%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我得分25%!” 李女士这才惊觉,当初的“善意”可能是场预谋,若按此分割,她不仅要支付几百万元补偿款,还得独自承担剩余250万房贷,近乎“净身出户+背债”。   一审时,法院采信了王先生的主张:李女士名下50%产权登记于婚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于是判决李女士支付25%房产折价款(数百万元),并继续偿还剩余房贷。拿到判决书的李女士崩溃痛哭:“我出钱还贷,最后成了给别人做嫁衣?” 她咬着牙上诉,誓要讨回公道。   二审调查,终于戳破“赠与”的伪装。法院查明:购房时,王先生从未与李女士协商“将50%产权赠与儿子”,而是私下让儿子“代持”自己的份额,说白了,小王名下的50%,本质是王先生的产权,只是借儿子名字登记,并非夫妻共同赠与。这意味着,这50%自始至终是王先生的个人安排,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无关!   真相曝光后,舆论瞬间沸腾。有网友后怕留言:“再婚家庭产权太容易踩坑!登记孩子名前,必须白纸黑字说清楚是赠与还是代持!”   也有人犀利点评:“算计枕边人时连法律漏洞都研究透了,还好二审没让老实人吃亏!”   法律博主更是科普:“代持和赠与的核心是‘真实意图’,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财产,若能证明是代持,产权归属不随登记转移!”   李女士的遭遇警示所有人:婚姻需要真心,但保护财产权益的“心眼”不能少,口头承诺靠不住,重要约定一定要落到纸面,产权分配更要厘清“赠与”和“代持”的边界。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