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决定断掉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这是欧盟自己作死的结果: 放着稳定的能源合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28 17:59:46

卡塔尔决定断掉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这是欧盟自己作死的结果: 放着稳定的能源合作不谈,非要用一套严苛到不切实际的气候标准给生意设卡,光要求开采、运输、使用全链条的碳排放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还放出话来,只要有一项不达标,就得面临天价罚款,甚至要承担民事责任。 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给卡塔尔递了份"要么赔钱要么走人"的选择题!卡塔尔能乐意吗?人家手里握着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储量,光已探明的就有25万亿立方米,每年产量稳居世界第六,论底气根本不愁没买家。 既然欧盟这边规矩多、风险大,转头把液化天然气卖到那些商业环境更稳定、要求更务实的市场,比如亚洲的印度、东南亚国家,赚得说不定还更多,何必在欧盟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欧盟这步棋走得有多蠢,看看它之前的能源操作就知道了。前两年跟风对俄罗斯天然气搞制裁,硬生生把自己从"能源稳定区"作进了"供应焦虑圈"。当时为了填窟窿,又是高价从美国买液化天然气,又是拉着卡塔尔签长约,好不容易才把天然气缺口堵上大半。 结果好了,美国最近自己国内能源需求涨了,加上亚洲市场给的报价更高,转头就减少了对欧洲的出口量;俄罗斯那边呢,被欧盟的制裁捆着手脚,想卖也卖不顺畅。现在卡塔尔再一撤,等于欧盟能源供应的三条腿一下子断了两条半,剩下的那点储备,撑不了多久。 这断供的影响可不是说说而已。首先扛不住的就是欧盟的天然气价格,本来因为供应紧张就没怎么降过,这下子供需缺口一拉大,怕是又要跟坐火箭似的往上冲。 老百姓家里的取暖费、做饭的燃气费肯定得涨,之前有人算过,一个普通德国家庭,一年的能源支出可能要多掏上千欧元。企业更惨,那些靠天然气运转的化工厂、钢铁厂,生产成本噌噌往上涨,要么就得裁员降薪,要么就得把成本加到产品里。 可欧盟的产品本来就因为人工、环保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没什么价格优势,这么一折腾,怕是连老客户都要被东南亚、中国的企业抢走。连锁反应下来,企业盈利降了,税收就少了,政府想搞点福利、刺激经济都没底气,整个欧盟经济估计得往更差的坑里滑。 有人说欧盟搞气候标准是为了环保,这是没错,但环保也得看时机和实力。现在全球能源市场还没从俄乌冲突的震荡里缓过来,欧盟自己又没建立起足够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体系,风电、光伏的发电量连自家需求的三成还顶不上。 这时候跟主要能源供应方提苛刻条件,纯属本末倒置。卡塔尔的选择其实很现实,做生意讲究互利共赢,谁也不想天天提着心眼看欧盟的"标准尺子",与其等着哪天被罚得血本无归,不如趁早找个更靠谱的合作伙伴。 说到底,欧盟这事儿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盖过了现实需求。放着能稳住民生和经济的能源合作不珍惜,非要用不切实际的标准秀环保姿态,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

0 阅读:0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