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调查结果显示,在空袭发生后,以色列军队常常会针对前来救援的巴勒斯坦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平民开火,目的在于阻止他们进行伤员营救行动。这种行为反映出以色列军方采取的残酷策略,甚至对待那些本应保护生命的医护人员也毫不手软。
“救命啊!我感到虚弱,真的坚持不住了。”这是35岁的哈拉·阿拉法特在加沙北部家中被困废墟下时的最后呼喊。她是在以色列空袭后被困的,但以色列军队确保了她无法得到救援。在空袭后的8小时内,以色列军队使用无人机瞄准接近该区域的任何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进行营救。哈拉的生命最终无情地被夺走,她也成为了空袭中不幸丧生的13名家庭成员中的一员,其中包括7名儿童。
根据《972杂志》与“本地呼叫”组织的联合调查,结合来自五名以色列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巴勒斯坦目击者、救援人员的证词,以及数十个类似阿拉法特家族空袭事件的调查,揭示出以色列军队将“双重打击”战术作为在加沙的标准作战程序之一。此类战术不仅确保了目标的彻底毁灭,还通过不断的追加轰炸,使得伤员和救援人员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根据消息人士的透露,“双重打击”战术通常在“不精准”的空袭中使用,这种空袭的目标并不明确,军方无法确认是否击中目标或目标是否还在该位置。即使目标在场,这样的战略也意味着无论伤员是因为伤势过重、毒气窒息,还是因饥渴死亡,都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一位曾参与以色列南部军区打击协调室的知情人士向《972杂志》和“本地呼叫”透露,在实际操作中,军方通过此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对埋在废墟中的数十名甚至数百名平民及救援人员下达“死刑”。他解释道,“如果首次空袭击中了高级指挥官,军方会再次发动空袭,确保任何救援行动都无法进行。第一响应者和救援队伍都会被目标攻击。”
这名知情人士继续补充道,第二次空袭通常由无人机实施,而这些袭击者并不知晓受害者的身份,受害者可能是哈马斯救援队员,也有可能是民防人员、红新月会的医护人员,甚至是前来营救亲人的邻居和家属。另一位消息人士提到,2023年11月加沙北部对哈马斯指挥官的空袭后,军方再次攻击试图营救伤员的人。他透露,这些人并没有与哈马斯有任何关系。
该消息人士还解释,空袭往地下设施时,由于地下隧道会释放有毒气体,这些气体扩散后会在数百米范围内对任何人造成致命影响,因此军方认为通过这种方式“阻止救援行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此类空袭后,伤员无论能否及时得到救援,都有可能死于毒气。
此外,“双重打击”战术不仅仅局限于哈马斯高级成员的目标,地面上的空袭同样如此。第三位安全消息人士描述了军方如何阻止救护车进入一处袭击现场,该现场有严重烧伤的儿童等待救援。“我记得一名妇女在痛苦的呼喊——她的女儿遭受了严重的烧伤,”这位消息人士回忆道,“她求着救援队救她的女儿,尽管救护车已经试图到达,但军队阻止了他们进入。”
“双重打击”技术被国际法普遍认为是非法的,因为它不仅故意攻击记者、救援人员等第一响应者,还为了完全切断救援行动,造成更多平民伤亡。美国国土安全部2007年的报告曾将“双重打击”视为哈马斯的常用战术。但调查显示,美国在2009至2012年间也曾对巴基斯坦实施过类似战术,导致了救援人员试图营救伤员时,至少50名平民死亡。俄罗斯在叙利亚同样使用了“双重打击”战术,甚至在2019年对伊德利卜市场进行空袭时,造成39人死亡。沙特阿拉伯也在也门使用了这一战术,2016年对萨那葬礼的袭击造成了155人死亡。
尽管其他国家未公开承认使用过“双重打击”战术,但以色列军方在2024年7月刺杀哈马斯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迪夫时,却多次轰炸同一目标地点,以防止救援人员接近。该事件中,空军在阿尔-马瓦西的流离失所者营地投下了至少五枚炸弹,造成90人死亡,约300人受伤。
这些“双重打击”事件的背后,不仅是一场对战争规则的无视,更是对生命的肆意践踏。尤其是针对医疗和救援人员的定向袭击,已经成为以色列在加沙冲突中的常态战术之一。这种做法严重违反国际法,并且造成了更多无辜平民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