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女员工在厂里干了9年,都没跟老板说过涨工资。有一天,她跟老板说不想干了。老板
有名女员工在厂里干了9年,都没跟老板说过涨工资。有一天,她跟老板说不想干了。老板一问才知道,是同行的另一家工厂挖她,给她开出了更高的工资。
老板当时就愣住了,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他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员工,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正眼打量过她——袖口磨得发亮的工服,手指关节上褪不去的茧子,还有说话时总是微微低着头的样子。这九年里,车间流水线上少了谁都能转,唯独少了她就得乱套,可他总觉得"老员工嘛,待遇不会差",却忘了通货膨胀的速度比工资条上的数字跑得快多了。
女员工攥着衣角,声音有点发颤:"张总,不是我忘恩负义。我儿子明年要上初中,学区房的首付还差一大截,那边给的工资正好能补上这个窟窿。"她从抽屉里翻出个旧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每天的产量、设备维护的细节,甚至连哪台机器下午三点容易卡壳都标得清清楚楚。"这些是我整理的操作要点,新来的小年轻看这个上手快。"
那天下午,老板在办公室坐了很久。他想起刚创业时,自己跟工人一起在车间啃冷馒头,那时候总说"等公司做大了,绝不会亏待兄弟姊妹"。可生意越做越大,应酬越来越多,他渐渐习惯了看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却忘了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要养家糊口的人。后来他托人打听,才知道女员工为了多赚点加班费,连续三年的除夕都是在车间过的,年初一早上又准时出现在岗位上。
最终老板没留住人,但他做了个决定:重新核算所有老员工的薪资,不仅看岗位级别,更要看实际贡献。他在全厂大会上说:"咱们厂的机器能运转,靠的不是齿轮,是人心。谁把厂子当作家,厂子就不能让他受委屈。"
听说半年后,那家挖人的工厂特意派人来取经,说你们家走的那个员工太厉害了,把整条生产线的效率提了15%。而原来的厂里,新制定的"工龄贡献奖"让不少年轻人看到了奔头,车间里的笑声比以前多了,连产品合格率都悄悄涨了好几个百分点。
一帆风顺
做梦呢!民营企业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