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炸了!泰国F-16越炸越凶,中国远火开打,最终还是柬埔寨失算了 7 月 24 日清晨,泰国空军 F-16C/D Block70 战机呼啸着越过边境线,向柬埔寨奥多棉吉省境内投下 GBU-39 小直径炸弹。 这段 AR-2 远程火箭炮发射车被摧毁的视频迅速传遍外网,画面中橘红色火球腾空而起,钢制发射管扭曲变形,暴露出柬军在现代空战体系下的致命短板。 泰国空军的 F-16V 战机挂载着 GBU-39 小直径炸弹,以每天 2-4 架次的频率对柬埔寨境内目标实施空袭。 这种由波音公司研发的弹药,全长仅 1.715 米却能穿透 1 米厚钢筋混凝土,配合 GPS / 惯性制导系统,可在 111 公里外对移动目标实施 “点穴式” 打击。 更致命的是,GBU-39 采用滑翔设计,战机无需进入敌方防空火力圈即可完成投弹,这让柬埔寨部署的红旗 - 17AE 防空导弹因射程不足而鞭长莫及。 柬埔寨方面并非没有还手之力,从中国引进的 AR-2 远程火箭炮配备火龙 140 制导火箭弹,理论上可对 140 公里内目标实施覆盖打击。 冲突爆发后,柬军曾用这种武器对泰国素林府发动反击,炮弹甚至深入泰境 15 公里。 然而这些 “钢铁暴雨” 很快暴露致命短板:缺乏无人机前出侦察的 AR-2 部队,只能依赖传统人工侦察定位目标,在 F-16 挂载的 “狙击手” 瞄准吊舱面前,阵地转移速度根本跟不上空袭节奏。 7 月 26 日流传的视频显示,一辆 AR-2 发射车刚完成齐射准备撤离,就被 GBU-39 直接命中发射管,整个作战周期不足 7 分钟。 这场不对称对抗的背后,是两国军事体系的全面代差。 泰国空军近年斥资升级的 F-16V 战机,不仅换装 APG-83 有源相控阵雷达,还配备联合头盔提示系统,飞行员只需转动头部即可锁定目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柬埔寨空军仅存的 18 架米格 - 29 因维护问题多数停飞,防空部队虽拥有红旗 - 17AE、LY-80 等装备,但 800 公里边境线上的部署密度不足,平均每 3.3 公里仅能分配一部发射车。 柏威夏寺周边 4.6 平方公里争议区域,自 1962 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决以来始终是两国心结。泰国此次不但出动空军,还于戈公省沿海部署8艘军舰,企图借多维度施压来获取谈判筹码。 而柬埔寨的反击中,中国制造的 90B 火箭炮虽能在 7 分钟内完成 80 发弹药投射,但缺乏与无人机部队的协同,往往沦为 F-16 的活靶子。 这种技术依赖的困境,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即便拥有先进装备,若无法构建完整作战体系,仍难逃被动挨打局面。 美国一边呼吁停火,一边通过贸易关税施压,试图在东南亚棋局中维持影响力。中国则通过 “金龙” 联合军演等形式深化与柬埔寨的防务合作,但柬方在德崇扶南运河开发等项目上的摇摆态度,暴露出战略互信的不足。 东盟的调解努力因 “不干涉内政” 原则陷入僵局,越南、老挝等邻国虽呼吁克制,却难以阻止冲突外溢。7 月 26 日,已有 10 枚炮弹落入老挝境内,引发地区安全连锁反应。 当泰国士兵在茄子山升起国旗时,这场持续四天的冲突已造成超百人伤亡、13 万民众流离失所。对柬埔寨而言,AR-2 火箭炮的失利不仅是装备问题,更是整个国防体系现代化滞后的警示。 在 F-16 的呼啸声中,东南亚的军事平衡正在重构:传统陆军强国若不能突破 “大陆军主义” 思维,即便拥有远程火力,也难以抵挡空中力量主导的现代战争。
又炸了!泰国F-16越炸越凶,中国远火开打,最终还是柬埔寨失算了 7月24
非常盘点中
2025-07-28 13:34:20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