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决定断掉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这是欧盟自己作死的结果。   当地时间24

天天纪闻 2025-07-28 12:13:43

卡塔尔决定断掉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这是欧盟自己作死的结果。   当地时间24日,卡塔尔能源部长兼卡塔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萨阿德・本・沙里德・卡比给比利时政府写了封信,说卡塔尔现在面临障碍,没法再给欧盟供气了。   这个所谓的障碍,其实就是欧盟新出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按照这个指令,要是哪个企业不遵守欧盟的气候标准,最高得被罚款全球营业额的5%,还得承担民事责任。   卡塔尔觉得,欧盟根本不同意降低这些标准,自己要是硬着头皮继续供应,肯定得吃大亏,所以干脆就断了欧盟的天然气,转而去跟那些市场环境更稳定、商业条件更好的地方合作。   这事说白了,就是欧盟自己定的规矩把自己给坑了。欧盟这些年一心想着搞绿色转型,想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所以对能源行业的碳排放管得特别严。   本来天然气在欧盟眼里是从煤炭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的“桥梁”,可现在他们连这个“桥梁”都不放过,非得让天然气生产和运输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超高的环保要求。   比如说,欧盟要求企业得把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都算清楚,从天然气开采到运输再到终端使用,每个步骤都得有详细的环境评估。要是哪个环节没达标,就得面临巨额罚款。   卡塔尔作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每年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相当大一部分,这么严格的标准对他们来说,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卡塔尔能源部长卡比算过一笔账,如果真的按照欧盟的标准来,卡塔尔能源公司可能得损失5%的收入。这可不是小数目,卡塔尔的经济本来就靠能源出口撑着,这么大的损失谁也扛不住。   卡比说得很明白,他不是在吓唬人,卡塔尔政府和人民不可能接受这种损失。所以,既然欧盟不让步,卡塔尔只能另寻出路。   其实,卡塔尔早就开始布局替代市场了。这些年,他们跟中国、印度这些亚洲国家签了不少长期供应协议。比如说,卡塔尔能源公司和壳牌签了协议,从2025年开始每年向中国定向输送300万吨液化天然气。   还有和印度PetronetLNG的协议,续签后每年供应750万吨,一签就是20年。这些市场不仅需求稳定,而且对气候标准的要求没那么苛刻,卡塔尔在这儿做生意更省心。相比之下,欧盟市场虽然大,但政策变来变去,风险太高。   欧盟这边呢,现在可真是骑虎难下。他们本来以为自己制定的标准能逼着其他国家跟着他们走,没想到人家卡塔尔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用脚投票。   更麻烦的是,欧盟内部对这个事儿意见也不统一。匈牙利、意大利这些国家本来就对激进的气候政策有意见,觉得这会拖累经济。现在卡塔尔断供,他们更有理由反对欧盟的标准了。   德国、丹麦这些支持绿色转型的国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犯嘀咕,毕竟天然气供应不稳定,工业生产和老百姓过冬都得受影响。   国际社会对这事的反应也挺有意思。中国、印度这些国家都忙着和卡塔尔签协议,根本没工夫管欧盟的死活。美国倒是乐意看到欧盟依赖自己的液化天然气,可他们的价格比卡塔尔高多了,欧盟买得越多,吃亏就越大。   至于其他国家,要么忙着自己的能源转型,要么觉得这是欧盟内部的事儿,犯不着掺和。这就跟柬埔寨被泰国打了,却没人出来说话一样,欧盟这次也算是尝到了孤立无援的滋味。   再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欧盟虽然经济发达,但在能源供应上有个致命弱点:对外依存度太高。他们每年要进口大量的液化天然气,卡塔尔一断供,缺口就得靠美国、挪威这些国家来补。   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不仅贵,运输成本也高,而且供应量也不稳定。挪威虽然近,但产量有限,根本填不满欧盟的大窟窿。反观卡塔尔,他们的液化天然气产能还在不断扩大,到2027年就能从7700万吨增加到1.26亿吨,完全不愁卖不出去。   从长远来看,欧盟的日子只会更难过。他们要是坚持现有的气候标准,卡塔尔可能会彻底退出欧盟市场,到时候天然气价格说不定得涨到天上去。要是为了留住卡塔尔而放宽标准,又会被环保组织和国内的绿党骂个狗血淋头。   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工业现在已经开始往外迁了,德国的化工企业因为能源成本太高,都跑到美国和亚洲去建厂了。这就像柬埔寨的老旧装备打不过泰国的现代化武器,欧盟的工业竞争力在高能源成本的压力下,也在一点点被削弱。   这场冲突什么时候能停呢?估计得等到欧盟自己撑不住,或者有第三方国家出来调停。可现在看来,第三方国家都忙着和卡塔尔做生意,谁也不想得罪这个能源大户。   欧盟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赶紧把风能、太阳能这些“新武器”用上。他们现在也在这么做,比如北海的海上风电项目,还有屋顶太阳能计划,可这些都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天然气短缺的问题。  

0 阅读:482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