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泰国军队占领“茄子山”战略要地。 泰国陆军第二军区对外宣布,经过激烈战斗,泰军彻底“收复”了被柬埔寨占据多年的“茄子山”制高点,泰军已经在“茄子山”主峰升起了泰国国旗。 茄子山位于泰柬边境争议核心区,海拔约550米,向东可俯瞰柬埔寨通往柏威夏寺的公路。这条公路是柬埔寨向柏威夏寺地区驻军输送补给的生命线,而柏威夏寺自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决归属柬埔寨后,一直是两国领土争议的焦点。 茄子山作为柏威夏寺西北3公里处的制高点,其控制权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战略平衡。占据此处,泰军可通过望远镜和无人机实时监控柬军动向,甚至用炮火封锁补给线,使驻守柏威夏寺的柬埔寨军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战斗从7月24日清晨打响,泰国陆军敢死突击队在F-16战机和重炮掩护下发起冲锋。泰军首先出动战机对山上的缆车、雷达站、反无人机系统和通信设施进行精确打击,切断柬埔寨守军的后勤和通讯。 随后,敢死队员冒着柬埔寨BM-21火箭炮的密集炮击,沿陡峭山体攀爬进攻。驻守山顶的柬埔寨某连约60名士兵依托坑道和工事抵抗,但在泰军空地协同打击下逐渐失去还手之力。到26日凌晨,柬军防线全面崩溃,残余人员被压缩至主峰一角,最终被泰军全歼。 这场战斗充分暴露了两国军事能力的巨大差距。泰国方面不仅投入F-16战机实施空中压制,还调用M-60A3坦克和“海马斯”火箭炮进行远程火力覆盖。 相比之下,柬埔寨守军主要依赖二战时期的苏制迫击炮和RPG火箭筒,防空能力几乎为零。当泰军战机呼啸而至时,柬军只能用轻武器盲目射击,根本无法构成有效威胁。 更关键的是,泰军在战斗中展现出高效的信息化作战能力——通过无人机实时回传战场画面,指挥官可精准调整炮火落点,而柬埔寨军队仍依赖传统的人工观察,反应速度慢了不止一个档次。 战斗结束后,泰军迅速在山顶构筑防御工事,部署“霍克”防空导弹和远程雷达,同时在周边山头增设观察哨。据泰国军方透露,下一步可能对连接茄子山与柏威夏寺的公路和缆车系统进行破坏,彻底切断柬军补给。这一战略意图十分明确:通过控制制高点和交通线,迫使柬埔寨放弃对柏威夏寺周边地区的实际控制,从而在领土争议中占据主动。 面对泰军的军事胜利,柬埔寨方面反应激烈。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上将当天宣称“茄子山仍在柬军控制之下”,指责泰方“使用国际禁用的集束炸弹”,并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首相洪玛奈在社交媒体上强调“柬埔寨将坚决捍卫领土完整”,但同时也表示“愿意在东盟框架下进行对话”。然而,这种表态显得苍白无力——柬埔寨空军仅有的21架米格-21战机因维护不足早已停飞,陆军主力仍是T-54/55坦克,根本无法与泰国的VT-4主战坦克和M-113装甲车抗衡。 国际社会对此次冲突反应不一。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多次呼吁停火,但泰方要求柬埔寨先停止“侵略行为”,而柬方则坚持以国际法院裁决为基础谈判,双方立场僵持不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冲突造成的伤亡深感痛心”,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越南、老挝等邻国也表达了对局势升级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敦促双方停火,但明确表示“不会介入双边领土争议”,这实际上默许了泰国的军事行动。 这场战斗的背后,是两国长期积累的领土矛盾与国内政治博弈的交织。自2011年两国在柏威夏寺周边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边境局势始终处于“打打停停”的状态。 泰国近年来通过购买中国VT-4坦克、升级F-16战机等方式大幅提升军力,而柬埔寨则因经济依赖泰国(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50亿美元)在战略上处于被动。此次冲突升级前,泰国已关闭多个边境口岸,导致柬埔寨燃油、日用品供应紧张,经济压力转化为军事冒险的冲动。 对于柬埔寨来说,茄子山失守不仅是军事挫折,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驻守柏威夏寺的约一个团兵力若失去补给,可能被迫投降或撤离,进而影响整个争议地区的控制权。 更严重的是,泰国若进一步控制周边高地,柬埔寨在边境地区的防御体系将全面崩溃,首都金边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这种情况下,柬埔寨除了向联合国求援,几乎没有其他牌可打。 目前,双方仍在边境其他地区交火。泰国陆军已向四色菊府和乌汶府增派两个装甲旅,而柬埔寨则从磅湛省调集约3000名士兵前往边境。国际社会普遍担心,若冲突持续升级,可能引发东南亚地区自19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尽管东盟和联合国的调解努力仍在进行,但泰国的军事优势和柬埔寨的被动局面,使得这场争端短期内难以平息。
两个蠢货,终于还是把战争引到了亚洲。一个是穷得叮当响还幻想称王称霸的柬埔寨,一
【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