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曹云金出走德云社,带走了19岁的烧饼。曹云金说:“德云社称收徒弟不收费,但却收了我8000块!”烧饼也说:“我父母卖房供我学艺。”
朱云峰,艺名烧饼,是德云社“云”字科弟子。
11岁那年,父母望子成龙,希望他学门吃饭的手艺,把他从老家带到北京,四处托人找师父。
12岁时,机缘巧合拜入郭德纲门下,成为早期弟子之一。
烧饼年纪小,性格活泼,很受师父郭德纲和师兄们喜爱。
他从小跟着大师兄曹云金学艺,两人关系亲近。
2010年,德云社经历停业自查风波,正值多事之秋。
当时已崭露头角、被视为台柱子的曹云金,因为一些纠纷决定离开德云社。
临走前,他对年仅19岁、视自己为兄长的少饼说:“是兄弟就跟我走,外面世界大得很,我罩着你,啥都不用怕!”
涉世未深的烧饼,出于对师兄的信任和义气,一时冲动,竟真的收拾行李跟着曹云金走了。
这次出走,对风雨飘摇的德云社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让郭德纲痛心的是,曹云金离开后,公开宣称在德云社学艺每年要交8000元学费,交了三年。
烧饼也在一旁帮腔,说自己父母为了供他学艺,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
这些言论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然而,烧饼的父母得知儿子跟着曹云金出走并发表不当言论后,心急如焚。
他们深知儿子闯了大祸,也明白郭德纲对儿子的栽培之恩。
父母连夜从老家赶到北京,第二天就拉着烧饼回到德云社,向郭德纲郑重道歉,恳求师父原谅儿子的年少无知,再给他一次机会。
面对跪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请求原谅的烧饼,郭德纲展现了作为师父的胸襟。
他没有过多责备,只是平静而宽容地说了一句:“回来就好。”
为了照顾烧饼的自尊心,他还特意叮嘱其他徒弟,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
这份包容,让烧饼深受感动,也让他真正认识到师父的厚道。
回归德云社后,烧饼痛定思痛,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师父的信任。
他踏实学艺,认真演出。
郭德纲也看到了他的转变和潜力,给了他更多展示的机会。
在师父的悉心培养下,烧饼的相声技艺日益精进,逐渐在德云社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担任队长等职务,挑起了大梁。
烧饼有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人缘特别好,亲和力极强。
在德云社早期最火爆的2005年前后,小剧场常常人满为患,座位不够。
师兄弟们出去借凳子常碰壁,但烧饼出马,总能轻松借到所需数量,演出结束再完好归还。
同样,当时收票款常需找零,大家去换零钱常遭冷眼,唯独烧饼去换,总能顺利换到。
这份天然的亲和力,让他在师兄弟中很受欢迎。
郭德纲对这个徒弟也格外信任和爱护。
演出时,他常把自己喝水的杯子交给烧饼保管。
烧饼也视此为己任,演出时除了自己的节目,最重要的事就是紧紧盯着师父的杯子,寸步不离,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后来,在综艺节目《德云斗笑社》中,当被问及当年出走的事,烧饼想起往事,依然深感愧疚,眼眶泛红,觉得对不起师父的栽培。
郭德纲见状,只是轻描淡写地再次说了句:“都过去了。”
这句话彻底化解了烧饼心中多年的心结。
如今,烧饼在德云社发展顺利,事业有成。
师娘王惠还热心为他介绍了同为演员的漂亮妻子,两人组建了幸福家庭,并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有趣的是,两个儿子的小名延续了父亲“烧饼”的风格,一个叫“烧麦”,一个叫“饼干”,充满生活气息。
反观当年一同出走的曹云金和刘云天,境遇则大不相同。
他们离开后成立的“听云轩”,因经营不善最终关门。
曹云金转行做演员,但发展平平,时常需要靠提及旧事维持热度。
而搭档刘云天,虽然相声功底扎实,为人憨厚,也未能重现往日辉煌,在听云轩关闭后,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烧饼的经历,印证了人生关键选择的重要性。
他年轻时因冲动和义气走错一步,但幸运的是,他有明事理的父母,更有宽宏大量的师父郭德纲,给了他迷途知返的机会。
而他最终也把握住了这次机会,用努力和忠诚赢得了师父的信任和观众的喜爱,收获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幸福。
至于曹云金和刘云天,他们的选择则将他们引向了不同的道路。
主要信源:(荔枝网新闻——曹云金的复仇)
隔壁老王
扯淡
沉浮人生
造谣。烧饼早就辟谣了
用户18xxx14
烧饼是参加欢乐喜剧人起来的吧,和曹鹤阳一起,老郭捧他真是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