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

国器覌察员言哥 2025-07-27 23:47:02

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三艘军舰,就没有如今这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我国领土也会受到越南的侵略。”

1988年3月14日清晨,南海赤瓜礁海域响起了枪声。这场持续28分钟的海上冲突,成为中越两国在南沙群岛争端中的关键。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要求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74号海洋观测站。这本是一项国际科学合作项目,但在当时紧张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1975年越战结束后,越南开始在南沙群岛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到1988年之前,越南已实际控制南沙群岛中的多个岛礁,并继续扩大其在该海域的存在。 1988年3月13日,中国海军502编队护送工程人员抵达赤瓜礁,准备开始建设工作。当时的指挥员是南海舰队作战部参谋长陈伟文,他接到的指令很明确:“不主动惹事,不开第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 次日清晨,三艘越南军舰突然出现在赤瓜礁附近海域。越军派遣43名士兵强行登上礁盘,与中方人员在齐腰深的海水中形成对峙。

上午8点左右,对峙局面被打破。一名越军士兵突然开枪射击,中方登礁人员杨志亮左臂中弹。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陈伟文立即下令反击。 海战随即爆发,中方三艘护卫舰迅速开火,越军运输船首先中弹,9分钟后沉没。另外两艘越舰试图逃脱,但HQ605船被击中起火,HQ505登陆舰也失去战斗能力。 28分钟后,海面重新归于平静。越军两艘军舰沉没,一艘重伤后在浅滩烧毁,伤亡人员数百名,40余人被俘。中方仅有一人轻伤。 这场海战的胜利为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后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后,中国实际控制了包括永暑礁、赤瓜礁在内的6个重要礁盘,为日后在南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次海战作战的特点:节奏快、火力猛、决定性强。28分钟的交火时间虽短,但双方的准备工作都经历了长期的战略博弈。 赤瓜礁海战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南海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冷战末期,各国都在重新评估自己的海洋权益,南海作为重要的国际航道,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这场冲突是当时南海局势升级的一个缩影,各方都在通过实际行动来宣示自己的主权主张,海上摩擦在所难免。 中国海军在这次行动中展现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火力配置,反映了当时人民海军的战术水平。三艘护卫舰的协同作战,体现了编队指挥的有效性。 陈伟文后来在回忆中提到,当时的决策过程虽然紧张,但程序明确。“敌人开了第一枪,我们必须立即反击”。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年的永暑礁已经建成拥有3000米跑道的大型人工岛屿,渚碧礁、美济礁等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追溯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春天。 网友热评: 不少网友对陈伟文将军的决断力点赞,认为他顶住压力,在越军开枪后48秒内下令反击,直接改变了南海格局。 当年越南仗着苏联撑腰,在南海嚣张得很,结果被中国海军一顿暴揍,三艘军舰两沉一伤,400多人伤亡,而我们只轻伤一人,简直是碾压局! 这场海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深远!它不仅让中国在南沙站稳脚跟,还奠定了今天三沙市的基础。网友普遍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的态度值得点赞,而越南的惨败也给周边国家敲响了警钟。 “你觉得中国现在在南海应该更强硬,还是继续以和平谈判为主?欢迎评论区聊聊!”

主要信源:(央视新闻——《赤瓜礁海战30周年特别报道》)

0 阅读:63
国器覌察员言哥

国器覌察员言哥

国之重器挺脊骨,大国名片傲群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