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夏,上海到日本的游轮甲板上,海风湿黏,夕阳洒在波澜起伏的海面上,泛着金光。32岁的茅盾(沈雁冰)站在栏杆旁,眉头紧锁,眼神里藏着逃亡的落寞。他因文章被国民党通缉,被迫远走日本。 就在这时,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走了过来,短发齐耳,素色裙摆被风吹起,眼神同样带着一丝迷茫。 她因情伤远走异乡,两人目光交汇,仿佛在彼此的孤独中找到了一丝慰藉。那一刻,谁也没想到,这场游轮上的相遇,竟会点燃一段刻骨铭心的情事,也埋下了一场悲剧的种子。 游轮靠岸后,茅盾和秦德君很快在东京的文京区租下了一间小公寓。房间简陋,只有榻榻米和一张矮桌,窗外却能看见樱花树,春日里花瓣如雨飘落,美的让人心醉。 他们一起煮味噌汤,喝着粗茶,聊文学,谈理想,日子像偷来的蜜糖,甜得让人忘了现实。茅盾戴着黑框眼镜,低头写稿时,秦德君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眼神里满是仰慕。 她以为,这位才华横溢的男人会是她一生的依靠。可她不知道,茅盾早已有家室,远在中国的妻子孔德沚,正默默守着那份包办婚姻。 那时的茅盾,对秦德君是真心动情。他会在她耳边轻声说:“人生如逆旅,能遇见你是我的幸运。”秦德君信了,信得义无反顾。 可甜蜜背后,阴影却在悄悄逼近。1929年,秦德君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欣喜地告诉茅盾,以为这是爱情的结晶,却见他脸色一沉,眼神闪躲。 那一刻,她心底一凉,但还是选择相信他的承诺——“我会离婚,和你在一起。” 然而,承诺终究是空话。茅盾回到中国试图与孔德沚离婚,却因2000元分手费的要求而退缩。回到东京,他面对秦德君隆起的肚子,选择了逃避。那天晚上,昏暗的油灯摇曳,狭小的卧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茅盾将她搂在怀里,声音温柔得像春风:“为了我们的未来,先打掉吧,我会补偿你。”秦德君泪眼朦胧,感受着他手臂的温度,却也察觉到那份冰冷。她心如刀割,却还是点了头。 第一次堕胎后,秦德君的身体虚弱得像一张薄纸,躺在榻榻米上,连起身都费力。可茅盾的承诺迟迟没有兑现。1930年,她再次怀孕,茅盾的反应却更加冷淡。 他依旧是那副温柔模样,轻声劝说:“再忍一次,我一定解决好一切。”可这一次,秦德君的心彻底碎了。 她拖着沉重的身体,走进一家私人诊所,忍受着简陋医疗带来的剧痛,第二次失去了孩子。回到家,茅盾却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张字条:“我有事离开,勿念。” 秦德君看着那张字条,手指颤抖,泪水砸在纸上,墨迹晕开。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场梦,醒来只剩空荡荡的现实。那天深夜,她坐在卧室角落,眼神空洞,面前摆着一瓶白色药丸——200粒安眠药。 她一颗颗吞下,苦涩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心却比药更苦。她想,如果活着是这样的痛,不如就此解脱。 幸好,邻居发现不对,砸开门将她送往医院。刺鼻的消毒水味中,她在病床上醒来,活着,却像丢了魂。 1932年,秦德君回到上海,试图重新开始生活。可茅盾寄来的一封绝情信,彻底将她推入深渊。信上只有短短几句:“我已搬家,勿念。”她盯着那冰冷的字,手抖得几乎握不住信纸。 最终,她点燃了火柴,看着信件化为灰烬,过去的甜蜜与痛苦一起飘散。那一刻,她决定放手,不再回头。后来,她投身革命运动,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谁的附庸,而是独立的秦德君。 回望这段往事,茅盾和秦德君的爱情像日本的樱花,盛开时美得惊心动魄,凋零时却只剩一地残瓣。1928年的游轮相遇,是命运的馈赠,也是悲剧的开端。 茅盾的优柔寡断和秦德君的痴情,注定了这场感情的结局。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的婚外情并不少见,可女性往往是最大的牺牲者。秦德君用200粒安眠药,换来了对爱情的彻底死心,也换来了新生的勇气。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看尽一世繁华与孤寂,她走完自己95年的岁月)
1928年夏,上海到日本的游轮甲板上,海风湿黏,夕阳洒在波澜起伏的海面上,泛着金
粉色大猫聊热点
2025-07-27 23:08:3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