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天赋异禀,自小聪明过人,但民间却流传他“比贼笨”?

吴健说 2025-07-27 17:13:3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清朝晚期,几位政治人物对国家政局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慈禧太后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名字之一。然而,曾国藩作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列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也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历史人物。除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外,曾国藩在文学领域同样具有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晚清时期,他创立了“湘乡派”,代表了湖湘文化的独特风貌。

对于曾国藩这样的杰出人物,人们常常认为他自幼聪明过人,天资出众。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他“比贼笨”的故事,这究竟是什么缘由呢?

据说,曾国藩在孩提时代并不聪明,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笨学生”。他学习时十分吃力,常常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知识。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中苦读一篇文章,尽管他反复朗读,却始终无法背诵下来。夜深了,他依旧在书桌前坚持不懈地背诵。此时,家中的一名小偷悄悄潜入他的书房,打算趁他读书后熟睡时行窃。然而,小偷在屋外等了许久,却始终不见曾国藩睡觉。气急败坏的小偷终于忍无可忍,闯入书房,对曾国藩说道:“你这么笨,竟然还在读书?我听几遍就能背下来!”说完,小偷便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然后离开了。这则传说虽难以证实,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告诉我们:即便天赋平平,只要持之以恒,依然能够成就一番伟业。

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仅二十岁的曾国藩考入了长沙的岳麓书院学习。随后的湖南乡试,他以第三十六名的成绩中了举,之后便前往京城准备参加来年的会试。然而,命运并未眷顾他,次年在会试中,曾国藩并未能够顺利中举,只得继续在京师长沙会馆学习。此后,经历了几次落榜,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终于通过了会试,并在殿试中以第四十二名的优异成绩登上了进士榜。从此,曾国藩成为了林则徐政敌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这一事件也时常被学者拿来与洪秀全四次落榜的经历作对比,俨然成了一个“笑柄”。

曾国藩不仅在文官领域崭露头角,还在军事上大展拳脚,成为一位心狠手辣的军事家。在攻占安庆时,他的弟弟曾国荃下令屠杀了上万名战俘,其中包括大量无辜的平民。尽管心知其所作所为极为残忍,曾国藩在家书中却回应道:“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这一话语,直白地展现了他对战争和暴力的冷酷态度。

而在一些历史案件中,曾国藩的狠辣与无情更是得到了体现。比如,林明光冤案就是曾国藩早年亲自主持并误判的冤案。尽管当时有诸多疑点,曾国藩依然判处林明光死刑,后来该案被证实是冤枉的,但此时的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到了晚年,曾国藩依然未曾改弦更张,继续沿用他那严厉且不拘一格的手段。在直隶总督任上,一起民妇丈夫失踪案件引起了争议。民妇的丈夫长期未归,曾国藩下令定罪为谋害亲夫,最终判处死刑。然而,悲剧的是,这名民妇最终死于冤枉,而她丈夫竟然在案件审结后归来,得知妻子替他偿命后,愤怒至极,欲向上诉。幸运的是,曾国藩此时已调任两江总督,新的直隶总督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压制,未能让此事公开。

0 阅读:0
吴健说

吴健说

每天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