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鬼子把几名村民从地牢中拖出来,准备逼问八路军的下落,其中一个村民,突

冰封万里行者孤 2025-07-27 05:06:54

1944年,鬼子把几名村民从地牢中拖出来,准备逼问八路军的下落,其中一个村民,突然抢过墙角的大铁锤,把一个小鬼子的脑袋砸得稀烂! 刘尚来,1908年出生在河北灵寿县东刘庄,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几亩薄田过活。六岁就下地干活,推独轮车、扛锄头,练出一身力气。1937年鬼子占领灵寿,村里被糟蹋得不成样,烧房子的黑烟遮天蔽日,庄稼被踩成烂泥。他的堂兄在一次扫荡中被鬼子刺刀捅死,尸身扔在村口。这仇恨像把刀,刻在他骨子里。他没正式加入八路军,但常偷偷给游击队送粮食、传消息。一次,他用草垛藏了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愣是躲过了鬼子搜查。村里人都说,他是个硬骨头,宁折不弯。 1944年7月11日,鬼子从石坎据点杀出来,直扑东刘庄和苏家庄,抓了四十多个来不及跑的村民。石坎据点是鬼子在山岭上修的碉堡群,主堡四层,砖石结构,副堡土坯堆成,周围铁丝网和壕沟密布。堡里有靶场、刺杀场,还有个臭烘烘的屎尿地牢,墙上满是抓痕。地牢里常年关着从附近村子抢来的妇女,鬼子拿她们发泄兽欲,整个抗战期间,140多个妇女在这受尽折磨。据点东南的杀人沟,成了鬼子屠杀抗日战士和村民的地方,700多人丧命于此。 鬼子抓人后,照例逼问八路军和游击队的下落,用破中文喊着给赏钱,威胁砍头。村民们早习惯了,谁也不吭声,要么狠狠瞪着鬼子,要么吐口唾沫。鬼子问不出啥,挑了十个村民,准备拖回据点折磨,刘尚来就在其中。临走,鬼子撂下狠话,警告村里人别藏八路,不然一样没命。村民们不怕这套威胁,心里清楚,鬼子蹦跶不了多久,早晚得收拾他们。可被抓的亲人让大家揪心,进了据点的人,没一个能活着回来。 十个村民被扔进地牢,饿了四天,滴水未进,个个饿得眼冒金星。7月15日早上,鬼子拖他们到主堡外空地,排成一列。刘尚来站在边上,离墙角不远,那儿扔着一把生锈的大铁锤,锤头满是泥土,木柄裂了缝。鬼子没啥戒心,几个士兵聚一块抽烟说笑,刺刀随便搭在肩上。没人注意靠墙的刘尚来。他瞅准机会,猛地挣开绳子,扑向铁锤,双手死死攥住,抡起来砸向最近的鬼子。锤头正中那鬼子脑门,血浆四溅,瞬间倒地没了气。 这下捅了马蜂窝。其他村民被激得血气上涌,挣开绳子扑向鬼子。苏洛昆抢了把刺刀,刺向鬼子胸口。村民们赤手空拳,用拳头砸,用脚踢,捡石头扔,场面乱成一锅粥。鬼子慌了,尖叫着开枪,子弹横飞。刘尚来又挥锤砸倒一个鬼子,但很快胸口中枪,血从破棉袄淌出来。他踉跄几步,手还攥着锤子,瞪着鬼子倒下。苏洛昆也被子弹打中,刺刀掉地,人摔在尘土里。剩下的八个村民被拖到杀人沟,鬼子挥刀砍下,血染红了沟边的草。 鬼子这番暴行,彻底点燃了灵寿人的怒火。石坎据点的血债,村民们咬牙记在心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八路军和游击队冲进据点,把碉堡炸成废墟,铁丝网拆了个干净,地牢的铁门被砸开,露出满墙血迹。村民们把受害者的遗骨收殓,埋在村外山坡,立了石碑祭奠。刘尚来的名字被刻在村头的碑上,旁边种满松柏,风吹过,松涛阵阵,像在诉说那段血泪史。

0 阅读:81
冰封万里行者孤

冰封万里行者孤

冰封万里行者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