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昌浩在返回延安途中,躲在一户老乡家里养病,一天,突然有人 “砰砰” 砸门,一进门就喊:“马家出赏金了,谁能把陈昌浩的人头送去,给10万大洋!” 这话一出来,本就难办的事更让人揪心了。 1937 年 8 月 21 日,延安中央大礼堂中,掌声经久不息。脸色苍白的陈昌浩走上讲台,台下西路军幸存者纷纷起身致敬。曾率两万红军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的他,此刻正颤抖着手展开一份报告。 可谁能想到,就在三个月前,他还缩在甘肃山丹县的一个山洞里,听着马家军的马蹄声,心里直发慌。 而这一切能有转机,全靠一个普通的乡医做了个重要的决定。 1937 年 3 月 14 日,石窝山会议开完,陈昌浩和徐向前带着 30 多个警卫员,开始往东走,想回延安。 行进间,警卫员康海生低声示警:“首长,后面有马蹄声!” 众人迅速躲进石缝,只见马家军骑兵举着火把在山腰缓缓移动。 突围之后的第七天,陈昌浩和徐向前在山丹县红石崖村,碰到了一个叫万怀章的采药人。 万怀章一口湖北话,问他们:“两位老哥,这是要去哪儿啊?” 陈昌浩一张嘴,也是湖北大悟的口音,万怀章一下子来了精神:“走,到我姐夫家,喝口热汤暖暖身子!” 到了但复三住的土坯房,昏黄的油灯照着屋子。 但复三掀开锅,红薯粥的香味一下子就飘了出来。 徐向前刚要拿起筷子,窗外的狗突然 “汪汪” 叫起来。 “不好!” 但复三赶紧把灯吹灭,“保长刘大麻子,每天晚上都要查户口。” 三个人摸黑躲进柴房,听着保长骂骂咧咧的声音,从远到近慢慢过来。 第二天一早,徐向前铁了心要走,他说:“我这山西口音太特别,留下来会连累你们。” 陈昌浩想拦着,可突然胃疼得厉害,一下子就蜷在了地上。 西路军打了半年仗,他的胃溃疡早就严重得走不了路了。 但复三蹲下来,拿出银针,往陈昌浩足三里的穴位上扎,说:“首长您放心,我这医馆就算再危险,也肯定能护着您。” 过了三天,到了中午,门板 “哐当” 一声被人踹开了。 马家军的士兵端着汉阳造步枪闯进来,大声喊:“听说你家藏了共产党!” 那时候,陈昌浩正在地窖里喝药,心里头紧张得不行。 但复三赶紧抓了一把羊毛迎上去,说:“老总,您看看这好山羊毛,一斤能换两块大洋呢……” 士兵手里的枪慢慢放了下来,开始跟但复三讨价还价。 又过了一个星期,更危险的搜查来了。 士兵一把掀开陈昌浩盖的被子,情况特别紧急。 但复三 “扑通” 一声跪下来,求着说:“军爷!这是我表弟,得了痨病,快不行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元,手背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士兵盯着银元上的袁世凯头像看了看,枪管子在陈昌浩额头前停了三秒,最后插进腰里,说:“算你懂事!” 但复三的义子聂友成记得那个雨夜,父亲背着装着草药和半块霉青稞饼的竹篓,低声吩咐他去北山鹰嘴岩给陈首长送药。 途中,17 岁的聂友成遭遇马家军巡逻队,他称给舅舅送药,士兵从篓底翻出《本草纲目》及养胃药方后放行。 陈昌浩在山洞养伤 47 天,每日在石壁划痕度日。但复三的儿子但维朝每天傍晚送来掺野菜的面糊和热水。 一日,但维朝小声告知:“首长,我爹说马步芳的骑兵队已在山梁上搜过了。” 陈昌浩摸出妻子刘秀贞送的、带有西路军战斗裂痕的怀表。 5 月 12 日夜里,但复三叫醒陈昌浩,称保长刘大麻子起疑,得赶紧离开。 两人摸黑穿过玉米地,陈昌浩因布鞋磨破、脚底血泡摔倒,但复三二话不说背起他继续前行,用脊梁支撑着西路军最后的希望。 转移到鹰嘴岩山洞七天后,陈昌浩听到洞口万怀章与马家军士兵争吵,士兵的吼声和皮鞭抽打声传来。他握紧驳壳枪欲冲出去,被但复三死死按住。 当晚,但复三跪地恳请陈昌浩离开,要和聂友成送他去兰州。陈昌浩担忧危险,但复三扯开衣服露出 1933 年为保护伤员被白匪砍伤的伤疤,激动表示要送他回延安。 6 月 27 日,兰州城西门外茶棚,陈昌浩戴着瓜皮帽看着但复三与国民党士兵交涉。但复三称带儿子去西安看病,掀开筐展示草药和《伤寒杂病论》。 士兵正要检查时,空袭警报响起,混乱中三人混入逃难人群消失。 陈昌浩抵达延安,在窑洞外伫立两小时,摸出但复三送的药包,里面有黄芪和叮嘱胃病注意事项的纸条。三个月后,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主动承担西路军失败责任,口袋仍揣着纸条。 1983 年,陈云看西路军的历史档案,在但复三的名字旁边画了个红圈,说:“这个乡医不简单,他保护的不光是陈昌浩,更是党的历史。” 甘肃山丹县烈士陵园中,但复三的墓碑与西路军烈士墓碑并排,碑上刻着 “共产党员但复三之墓”。这位为保护红军首长散尽家财的乡医,1952 年在组织关怀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所以以后点外卖一定要看清楚啊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