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宗室为何屡出叛徒?孙权的堂兄被囚,侄子、侄孙叛变

扬宣平摄影 2025-07-26 14:59:04

在中国历史上,宗室成员通常是王朝的支柱,承载着王室的血脉和权力。然而,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宗室却并未能为王朝提供稳固的后盾,反而成为了背叛的源泉。从孙权的堂兄孙辅,到孙权的侄孙孙楷、孙秀,一系列东吴宗室成员的叛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政治危机。那么,东吴宗室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些曾为王朝骨干的人纷纷投向敌国?

一、孙辅的软禁命运

孙辅,孙羌的次子,孙坚的兄长,这意味着他是孙权的堂兄。孙辅自年轻时便随孙策征战江东,199年,他在庐江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随后被孙策任命为庐陵太守,且逐步晋升为平南将军和交州刺史,成为东吴初期的重要将领。200年,孙策因伤重去世,年轻的孙权接任,但孙辅对孙权的能力心存疑虑,且有些许不满。

孙辅趁孙权外出巡查时,秘密派遣信使前往曹操那里联络,试图借曹魏之力巩固自己的地位。然而,这个计划并未能完全保密。信使被揭发,孙辅的书信也被送至孙权手中。面对铁证如山的证据,孙辅羞愧无言,最终无法为自己辩解。孙权决意惩罚这位叛徒,亲自斩杀了孙辅的亲信,拆散了其军队,并将其终生软禁,直至去世。

二、孙壹的投降曹魏

孙壹是孙静的第五子,孙奂的次子,按照辈分算,他是孙权的堂伯。孙壹在东吴的重要职务中也有显赫的表现。234年,孙奂去世后,孙壹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升任镇军将军,守卫夏口。然而,孙壹的忠诚在东吴一场内乱的背景下逐渐崩塌。孙吴权臣孙綝发动政变,杀害了孙壹的亲戚滕胤与吕据。而孙壹的弟弟孙封因知情而自杀,这一系列事件让孙壹深感危机四伏。

在无法改变的局面下,孙壹决定投降曹魏。他带着一千多名部下离开了东吴,投奔了曹魏。曹魏接纳了孙壹,并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及吴侯。然而,三年后,孙壹却死于家中,成了历史的一个悲剧性人物。

三、孙楷与孙秀的叛变

东吴宗室成员的叛变并未因此而终止,孙权的孙子孙皓继位后,宗室的忠诚更是岌岌可危。首先是孙权的孙子孙楷,他在孙亮时期曾任宗正,负责管理宗室事务,后来历任武卫大将军、骠骑将军。由于东吴后期的政变未遂,孙楷被指责左右逢源,最终在276年选择背叛,投奔西晋。当时,孙楷担心自己会遭到孙皓的迫害,于是带领数百人逃往西晋,获得了晋武帝的接纳与封赏,并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孙楷虽在西晋安定下来,但其余生并不长久,304年病逝。

接下来是孙权的侄孙孙秀,孙秀的父亲孙泰在与曹魏的战斗中阵亡,祖父孙匡是孙坚的第四子。孙秀在东吴晚期逐渐崭露头角,凭借杰出的才能和掌控的军队,成为宗室中的重要人物。然而,他的权力和影响力也引起了孙皓的忌惮。孙皓担心孙秀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在270年,孙秀决定逃往西晋,带着数百名家人和部下离开了东吴。晋武帝任命他为骠骑将军和交州牧,尽管孙秀在西晋得到了新的荣誉与职位,但在302年,他因病去世。

总结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

2
2025-07-26 16:15

孙坚的兄长,孙权的堂兄?爷俩各论各的?

猜你喜欢

扬宣平摄影

扬宣平摄影

扬宣平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