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第十一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某一场声乐歌剧展演刚刚结束,评委们有的还在交头接耳讨论着什么,有的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场。 突然,一个愤怒而又响亮的声音在演出大厅里响起,“各位评委大家都别走,我问一下,前面的73号,那个选手唱的我的虎子哥,你们怎么打的分?怎么打90多分?你们以什么标准来打的?”面对这一连串的质问,毫无准备的评委们一愣。抬眼望去,只见发问的是一位中年妇女。 发问的中年妇女不是别人,她就是沈阳音乐学院颇有名气的祁伟耿副教授。因自己指导的一名苦练了3年的学生今天参赛,祁教授一直都在观众席上观看。她发现评委的打分不太公平,有的猫腻很明显,心中十分愤怒。尤其是当她看到自己表现出色的学生在演唱时,评委毫不在乎,唱到高潮时有的评委甚至还低头看手机,最终很敷衍的给了个B级评分,而另一个走音的选手却得了A级评分,一向耿直的祁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叫住评委发出了上面的质问。 不等评委们回答,祁教授又愤怒地质问道:“你们作为评委,拿着我们每人1700元的报名费,好吃好喝,心里安吗?你们对得起‘老师’这俩字吗?”“你们披着教授的身份,却做着损害教育的事,损害中国音乐教育的事,把学生往死里压,你们不羞愧吗?”一连串的质问畅快淋漓让在场的观众直呼过瘾。 类似比赛中评委的不公平,其实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已经司空见惯。其中除“主观偏好影响、评分标准模糊和环境心理因素”等可以理解的原因外,大家最痛恨的就是“利益关系干扰和行业潜规则作祟”等原因。 希望祁教授这一连串振聋发聩的质问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能触动评委们的良心,能得到网友们正义的支持。 为祁教授点赞!
前不久的一天,第十一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某一场声乐歌剧展演刚刚结束,评委们
世界瞭望之窗
2025-07-26 11:15: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