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广州多区灭蚊清积水现场#:防蚊灭蚊不漏一处 从源头阻断传播链】喷洒药物灭成蚊、上天台清垃圾、走街巷清花盆积水……25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赴广州多区直击灭蚊清积水现场。
越秀:重点区域每日消杀
25日下午,在越秀区大塘街道龙腾社区,不少戴着防毒面具的人员带着设备正在喷洒药物。近期该社区重点区域每天进行消杀,绿化带、楼体荫蔽处等会被着重关注。
“喜欢在天台养花的住户需要留意,积水很容易在这些地方残留,从而滋生蚊虫。”越秀区大塘街道龙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罗灿云表示,由于社区内中老年居民偏多,不少人有养花或者囤积物品的习惯,因此更要格外留意,社区也会针对老年人加强入户宣传教育。
海珠:走上天台清理垃圾
在海珠区瑞宝街道石溪社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走上天台清理垃圾。
“水很干净不会生蚊子?”“环境干净不会有蚊子?”海珠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政表示,市民对防蚊灭蚊还存在不少误区。
据悉,为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海珠区还将举行“周末齐动手,海珠同加油”全区周末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张政特别提醒,叮咬过“两热”患者的带毒蚊子易飞入临近住户,高风险住户勿因怕麻烦而拒绝疾控人员免费上门专业灭蚊。
天河:监测评估蚊媒风险
蚊子幼虫怎么灭?25日下午,记者与天河区疾控中心消毒杀虫部主管医师刘培丽一同对科韵路黄埔大道立交附近的一个公共绿地进行了监测。
刘培丽介绍:“水生植物、竹筒树洞等较清澈的积水处往往是蚊子幼虫栖息的绝佳场所。”日常监测会对发现的积水处进行记录并清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倾倒,“在阳光下水很快会被晒干,幼虫也能随之消灭,若无法清理积水就会投药处理”。
此外,在电动吸蚊器捕获成蚊后,可通过判断其蚊种、性别以及计算蚊媒密度来评估蚊媒风险。
荔湾:空调外机也要杀虫
25日,荔湾区卫生健康局联合荔湾区城管局、海龙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在广州花卉博览园开展“防蚊灭蚊防控蚊媒传染病”主题爱国卫生行动。现场,应急蚊媒防制队伍对园区外环境、商户档口开展灭蚊行动,同时在海北、海中等片区居民楼开展居家灭蚊宣教。
记者留意到,工作人员会在植物盆栽处、空调外机积水处洒杀虫颗粒剂。工作人员介绍:“杀虫颗粒剂能灭蚊幼、蝇幼。在每天巡逻的过程中,会特别留意空调外机积水处、盆栽等。如果晴天,每天洒一次杀虫颗粒剂;如果是阴雨天,则在雨天之后每日洒两次杀虫颗粒剂。”
黄埔:洗车下水道不放过
25日下午,记者来到黄埔区云埔街道新东社区,街道办事处综合发展中心消杀队队长赵仁伟正带领队员们对绿化带、下水道、卫生死角等蚊虫孳生地进行全面药物喷洒。
“长期以来,我们每周都会对辖区公共场所进行1-2次灭蚊消杀。我们发现,公园里随手丢弃的垃圾中,不少饮料瓶、饮料盖敞开,雨季容易积水。只要有积水,两三天就会形成几十只蚊子。”赵仁伟说。
在辖区的驾校、洗车点,消杀队重点检查轮胎带、洗车下水道等易积水细节。赵仁伟介绍,会告诉市民,空轮胎上下均要切开口,便于积水流走,不给蚊虫形成孳生环境。
白云:沟渠树丛不留死角
25日下午,白云区景泰街道景泰东社区正对社区内蚊虫孳生地进行全面清理,并通过入户宣传、药物消杀等方式,筑牢社区防蚊屏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重点排查了社区楼下的菜园、盆栽等易积水区域,发现了不少囤积雨水的盆栽托盘、废弃碗罐等蚊虫孳生地。工作人员随即对积水进行倾倒,并将容器倒扣,防止再次积水。
景泰街病媒生物防制站的专业消杀队伍同步行动。防控采取“空间喷洒+滞留喷洒”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有效灭杀成蚊。除了对社区内街道、绿化带进行药物喷洒外,消杀人员还重点清理了白云大道南沿线油库专用铁路周边的沟渠、树丛等卫生死角,确保灭蚊无遗漏。#佛山顺德确诊3627例基孔肯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