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上级找到滕海清:“你去拉队伍,能拉多大,就当多大的官。” 几个月后,一穷二白的他,真拉起200多人的队伍。 这支部队后来成了革命劲旅,滕海清的人生也因这次受命彻底改变。 1927年黄麻起义失败后,大别山陷入白色恐怖。麻城乘马岗一带遭严重破坏,党员大多被迫转入地下。 安徽金寨青年滕海清,因得罪地主逃到这里。正是这次逃亡,让他阴差阳错卷入革命洪流。 刚到没多久,就碰上起义军和反动民团交战。滕海清见起义军战士用身子挡子弹,红了眼,抄起扁担冲上去喊:“混蛋地主老财,老子跟你们拼了!” 这之后,他在战场越来越勇。带赤卫队夜袭地主庄园,用土枪和大刀抢来第一支 “汉阳造” 步枪。 1928 年春,农会主席把红袖章交给他,20 岁的他说:“不把反动派赶尽杀绝,我滕海清誓不为人!” 1929 年深秋的一个夜里,滕海清被秘密叫到鄂豫皖特委驻地。特委书记郑位三握着他的手说:“组织让你去拉队伍,能拉多大,就给你多大的官!” 滕海清打仗从不怕死,可这时觉出压力:乘马岗能打仗的党员不足 30 人,枪只有 5 条。但他没退缩,知道这是组织的信任。 回到住处,他连夜找来堂弟滕海平、好友王大柱和李老三,直言:“要么被地主欺负死,要么跟我闹革命!” 四个汉子当即约定共闯难关。 第二天一早,滕海清带三人摸进地主庄园。解决岗哨后,从地窖搜出一支土枪、三把大刀。他把武器分给大家:“这是咱的本钱!多缴一支枪,就多一条活路!” 有了武器,他们开始找机会扩大队伍。 一周后,他们在麻城到光山的官道设伏。国民党军一个班送物资经过,四个 “农民” 举着锄头冲出来,没等士兵反应就缴了械。 班长跪地求饶:“我们也是被逼当兵的……” 滕海清把枪支弹药分给百姓:“想活命就跟我们走,不想活就滚!” 这一仗,缴了 7 支步枪,收了 5 个兵。 首战告捷后,投奔的人渐渐多了。 滕海清定了规矩:“得有两个老队员担保,且三代贫农出身!” 他还亲自教新兵用枪,队伍渐渐有了模样。到 1930 年春,队伍已有 80 多人,长短枪 40 多支。 1930 年 2 月,乘马岗遭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地主刘阎王带家丁催租,用鞭子抽死三个缴不起租的农民。 百姓的苦难让滕海清怒火中烧,他决定给反动势力点颜色看看。 当晚,他开作战会:“今夜打七里坪税所,开仓放粮!” 他把队伍分成三组,自己带敢死队从下水道摸进去。 粮仓一打开,几千饥民涌过来。滕海清站在粮堆上喊:“乡亲们听着!跟着共产党,有饭吃!” 当场就有 137 个青壮年要参军。这一仗,既让百姓有了粮,也传开了游击队的名声。 七里坪税所一战后,队伍声威大震,很快迎来新任务。 半个月后,徐向前指挥红一军发起年关攻势。滕海清奉命阻击国民党军一个团。敌人有迫击炮、重机枪,火力很猛。 他把队伍分成小股,利用地形打麻雀战,举着驳壳枪喊:“打一枪换个地方!” 还亲自带突击队绕到敌后。打了三天三夜,游击队伤亡过半,硬是守住了阵地。 战后整编,滕海清的队伍被编入红四军第十一师。 这支由他拉起来的队伍,终于正式融入红军。 师长倪志亮见他黑瘦却眼神坚定,赞道:“好小子,带200多人打出了主力的样子!” 破格提拔他当排长,让他训练新兵。 在红军队伍里,他的军事才能得到更好锻炼。苏家埠战役时,他已是连长,带突击队夜袭敌营,解决三个哨兵打开口子。战斗结束,战利品有迫击炮2门、重机枪3挺、步枪127支、战马15匹。 红军长征开始后,滕海清迎来更严峻的考验。 他带部队当后卫。嘉陵江阻击战中,子弹打穿他的喉咙,他昏迷三天三夜。战友们都以为他不行了,他却醒过来,哑着嗓子说:“我还能打……” 就这么带着伤,他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滕海清任新四军第九旅旅长,在淮北打了不少胜仗。 经历长征洗礼,他的指挥能力更成熟。1940 年板桥集战斗,日军派来飞机、坦克。他指挥队伍沉着应对,打下一架飞机,击毁3辆坦克。这仗被称为 “平原歼敌的典范”。 彭雪枫师长握着他的手说:“海清啊,这仗打得漂亮,给新四军长脸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投身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滕海清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兵团时,他指挥21军配合兄弟部队挡住徐州援军;面对杜聿明集团突围,他坐镇指挥,将敌人分割围歼。 1997年10月26日,滕海清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追悼会上的挽联 “大别山上举义旗,淮海战场展雄威”,道尽他的一生。 他从农民成长为开国中将,用一生证明了忠诚与担当。正如他在回忆录里写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会掉脑袋的。但为了老百姓能过好日子,掉脑袋也值!” 滕海清的故事,会一直激励后人。
1929年,上级找到滕海清:“你去拉队伍,能拉多大,就当多大的官。”几个月后,
受伤的梦娇
2025-07-26 09:55:52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