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雪健演完宋江后,拿着片酬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家时,却听到家乡父老对他说:“你先别回来了,回来就揍死你!”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播出后,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这部改编自古典名著的电视剧,聚集了大量观众的关注,李雪健在剧中饰演的宋江,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他以仗义疏财闻名于世,但在后期却带领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最终走向覆灭,李雪健演得非常传神,把这个复杂角色的两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观众的情绪全都倾注到了他身上。 剧情播出后不久,李雪健准备带着片酬回家探亲,却接到亲属传来的消息,劝他先不要回来,说村里人都因为宋江的结局对他意见很大,有些人甚至放话,要是他敢回来就揍他。 李雪健当时没有公开回应这些话,他不是第一次演出受到争议,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观众情绪的压力,但这次不同,骂声持续了两年,范围也更广。 他的家乡在山东,那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主要活动地,许多角色都和山东有深厚联系,李雪健从小在那里长大,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心里也明白,当地人对这个故事有很深的感情。 正因如此,宋江的“投降”让很多人感到愤怒,他们不仅骂角色,还把这份情绪转移到了演员身上。 在拍摄《水浒传》之前,李雪健曾有过犹豫,导演张绍林找上他时,他已经因为《渴望》《焦裕禄》这些正面角色积攒了很好的口碑,他担心宋江这个人物会损害观众对他的印象。 剧本里宋江的性格复杂,不是一个纯粹的英雄,也不是简单的坏人,他既有大义,也有私心,既能体恤兄弟,也能为功名妥协,李雪健最后还是决定出演,他认为这是个值得挑战的角色,他想把宋江演成一个真实的人。 拍摄过程中,李雪健对每一场戏都做了大量准备,他认真研究剧本,逐句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遇到关键场景,他还会反复练习,为了让观众信服,他练习书法,学习古代文人的气质。 剧组原本为一些危险镜头准备了替身,比如骑马的动作戏,但李雪健坚持自己上,结果从马上摔下来,好在没有受重伤,他觉得如果连这些都不亲自完成,就难以真正进入角色。 其中一场戏是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那是一段非常有情绪张力的场面,李雪健提前做了准备,他在片场安静地坐了很久,反复体会宋江在那个节点上的心理转变。 正式拍摄时,他情绪饱满,把宋江内心的不甘、野心和挣扎都表现出来,还有一场是宋江接受招安的镜头,李雪健设计了一个细节,演出时他故意把身体弯得很低,脸上的表情带着一丝讨好和得意,既显得谦卑又藏着目的,这一幕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极大不满。 电视剧播出后,全国观众反应强烈,有观众在气头上砸了家里的电视机,也有观众专门给电视台写信表达愤怒,在李雪健的老家,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情绪激动,觉得他把山东人的脸都丢了。 李雪健听到这些反应后并没有解释,他没有参加宣传活动,也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露面,那两年,他没有回老家,他觉得一切都该让时间去处理,不解释比解释更好,他继续拍别的戏,也接受采访,但从不提及那段日子。 两年之后,风波慢慢平息了,观众也开始理解,这只是一个演员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角色塑造,李雪健回了一次老家,乡亲们对他的态度变了,有人还专门来找他合影,说起宋江的时候也多了些认可。 李雪健没有说什么,他只是微笑着点头,他知道,有些事不能急,也不能争,真正被理解,是时间换来的。 这部《水浒传》给李雪健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也留下了一段他至今难忘的经历,他没有因为争议而改变表演态度,也没有因为褒奖而得意。 他始终觉得,演员的工作就是把角色演活,演完就该离场,观众有他们的情绪,他只能尽力演好戏,其他的就交给观众去评说。 他没有热搜,也很少代言,但他演过的角色,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宋江是其中之一,也是最难忘的一个。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1998年,李雪健演完宋江后,拿着片酬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家时,却听到家乡父老对他说
黄毅来了丫
2025-07-25 17:04:5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