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的次级税制裁。 俄乌冲突后,欧美试图通过制裁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却反让印度、中国等国成为俄油最大买家,上演了一幕“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荒诞剧码。 这种以经济胁迫为内核的单边制裁,本质是单极霸权对全球化潮流的垂死挣扎,其结局也注定是蚍蜉撼树。 从国际法层面看,北约的威胁纯属无源之水。根据《联合国宪章》,制裁需安理会授权,而北约作为军事联盟并无经济制裁权。美国推动的次级制裁机制,实质是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违背主权平等原则。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印度也警告北约“勿奉行双重标准”。就连WTO框架下,巴西的申诉虽未获裁决,却已凸显新兴国家对“长臂管辖”的抵制。 这种“法律裸奔”式的制裁,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的“制裁风险共担基金”面前,更显苍白无力。即便是在能源市场的博弈中,北约的威胁更似纸上谈兵。 俄罗斯通过灵活调整出口结构,将78%的能源输往非西方国家,其中印度2025年6月以日进口208万桶的规模超越中国,成为最大买家。 印度炼厂将俄油加工后转售欧洲,每桶获利3-5美元,仅2024年就赚取超百亿美元,这种“你制裁你的,我赚钱我的”闭环,让西方封锁沦为笑柄。 中国则通过人民币结算破解美元霸权,2025年中俄能源贸易人民币占比达65%,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突破500万桶/日,成为亚洲定价标杆。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更以“买俄油-加工-卖欧洲”的模式,实现87亿美元能源贸易顺差,直接打脸吕特的威胁。北约内部的裂痕,更是让制裁沦为空中楼阁。 欧盟2024年仍进口219亿欧元俄罗斯能源,德国、意大利等国对土耳其转口的俄制成品油依赖度居高不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直言,北约的制裁威胁是“对盟友的背叛”,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操作,暴露了北约在经济问题上的松散本质。 反观金砖国家,2025年7月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明确反对单边强制措施,主张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这种“得道多助”的态势,与北约的“失道寡助”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制裁博弈的本质,是单极霸权与多极化潮流的碰撞。北约的威胁既无法阻挡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钢铁洪流”,也难以撼动新兴国家构建的多元贸易网络。 而当人民币结算在能源领域攻城略地,当金砖国家共担制裁风险,当土耳其在北约内部“左右逢源”,吕特的警告终将沦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声“叹息”。
普京一段视频曝光,原来他早就断定:中印再给力,也护不住俄罗斯。这段视频拍
【67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