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地白嫖!南昌,男子交了8880元挑战21天自律任务,想要赢取50万大奖。结果第二天被告知,因为他的行李箱放在了监控下面,挑战失败。奖金没到手,还倒贴了8880元。 要说骗子的手段那是五花八门,无孔不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欺骗手段都是紧紧抓住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以重金诱惑,然后等待人们步入他们精心设计好的圈套里面。 南昌一家公司高调宣传“21天自律任务挑战”,承诺只要挑战成功,就能带走50万元巨奖。即便中途放弃,回报也相当可观:坚持3天可得7万,7天18万,14天32万。视频里展示的挑战内容,不过是不看手机、按时作息这类日常小事,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白送钱。 来自山东的周先生就被这“轻松暴富”的图景吸引了。他反复研究了那21条规定,比如几点睡觉、几点看电视、通话时长限制,以及“不要遮挡面部”等,觉得没有一条是难事。他甚至认为,这压根算不上挑战,更像是公司专程为他准备的福利。 于是,周先生不远万里从山东赶到南昌。当工作人员告知需要先交8880元报名费时,他有过一丝犹豫。可是一想到那50万的奖金,这笔报名费似乎也就不算什么了,他认定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就这样,周先生爽快付了钱,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挑战房间。 谁知,这场“稳赚不赔”的美梦,连一天都没能做完整。周先生下午3点进入房间,严格遵守着每一条规定,心里盘算着7万奖金已是囊中之物。可第二天中午12点,一条消息如晴天霹雳,他收到了一封“自律生活挑战违规确认函”,上面写着他违反了第16条规则。 周先生心里一沉,赶紧翻出协议,这才在密密麻麻的小字里发现一行规定:“行李箱务必放到监控盲区”。而他,恰好把行李箱放在了卫生间里,一个被监控看得清清楚楚的地方。他恍然大悟,感觉自己被算计了,也怪自己当初太大意,没把这些犄角旮旯的条款看清楚。 周先生越想越不对劲,开始怀疑公司就是想用这种方式骗取报名费。他找来调解员讨要说法,而工作人员的回应却让人瞠目结舌。当被问及周先生具体哪里违规时,对方竟称:“他全部违规了,当天进去灯也不开,东西也乱放。”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一愣。既然第一天就“全部违规”,为什么不当天通知,反而是第二天通知,就连报名费都没了。 工作人员理直气壮:“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都是成年人,都识字,自己没看到就该自己负责。”他们甚至声称有20%到30%的挑战成功率,还强调设置高额奖金是为了鼓励大家自律。 可当调解员追问,这些简单但容易踩雷的条款是否向挑战者解释清楚时,对方只是含糊地表示:“大家都是成年人,看得懂。看不懂可以问我们,我们也会解释的。” 事件曝光后,网上涌现出大量相似的“离奇”经历:有人早上提前一小时上厕所,违规;有人开门拿午饭时说了声“谢谢”,违规;更荒唐的是,有人因为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也被判违规。 理由五花八门,仿佛无论你怎么做,对方总能找到一个角度判定你出局。网友们一针见血地调侃道:“你看中人家的50万,人家看中的是你的8880块。” 从合同本身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极度不平等。举办方用21条极其细致的规定严格限制挑战者,稍有不慎就判定失败且不退费,而自己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 这种条款严重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公平原则,也触及了格式条款无效的红线,即“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以8880元报名费博取50万元奖励,已经构成了不正当有奖销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五万元。这家公司开出的50万巨奖,早已远超法定上限。这种模式本身也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依据《民法典》同样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周先生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退还报名费。这起事件看到了商家如何利用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和急于求成的心态,将一个美好的概念包装成一个吞噬本金的陷阱。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一场可以速成的暴富游戏,而首先是能看穿骗局的清醒。 这类活动就不可能有赢的人,骗局组织者一开始就在规则里加了各种障碍,即便你能忍受心理和生理极限,他们也会找人进行物理干扰,反正一定不会让你拿到奖金,你惦记别人的奖金,人家惦记的是你的报名费。
理直气壮地白嫖!南昌,男子交了8880元挑战21天自律任务,想要赢取50万大奖。
梦幻星辰绘长
2025-07-25 10:11: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