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已经82岁高龄的毛泽东突然问身边的人,功德林里,还有国民党战犯吗?得知还有一批人后,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还有一批战犯,放下武器已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干什么。把他们释放了,可以来去自由。” (参考资料:中国西藏网——国民党战犯特赦内幕 毛主席指示都放了算了) 毛泽东晚年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叫身边的工作人员问到,功德林现在还有人吗?得知还有一批罪犯没释放,毛泽东皱了皱眉,他感叹地说,人家都缴械投降二十多年了,该放了,让他们过一过自由的生活吧。 说干就干,毛泽东立刻指示相关人员,将这最后一批战犯全部赦免了。如果在建国之初,这绝对算得上一件大事,肯定得谨慎对待,但现在却完全不同了。 之所以有顾虑,是因为一部分顽固分子并没有真心悔过,但到了70年代,共产党的江山早就坐得稳稳当当,就是蒋介石来了也无济于事,那些战犯根本哪还有威胁性?况且都是些老头子了,放出来也活不过几年。 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的命令后,对此事很上心,当时他正生着病,但依然强撑病体找到了华国锋,了解了一些重要情况。 命令下达后,公安部先摸了摸底,对这些人思想动态进行了了解,然后写成文件汇报给华国锋。简报传到周恩来手上后,他认真阅读并写下了重点批示。周恩来计划,先把人员名整理好,然后在人大会上讨论通过。 得到命令后,公安部的同志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联合多地公安,对战犯情况进行搜集整理,连近期身体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名单报上去后,经过讨论,绝大部分都可以释放,但其中最为顽固,思想偏激的13人,被划上了红线。 1975年2月,最终文件被送到了毛泽东手上,他仔细阅读后做了非常详细的批示。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不赞同再将这些人看成“战犯”,他特别提到,在释放时要开欢送会,让他们欢欢喜喜离开监狱。不仅要让他们吃一顿好的,还要发一笔补贴,身体不好的要给他们治病,因为走出监狱大门,他们就是平等的公民了。 对于那13个顽固分子,毛泽东也特别开恩,他认为这些人老了,新社会要讲民主,不要强迫人家改造,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就都放了吧。共产党只杀地主恶霸,不会把枪杆子对准老百姓,这些战犯也应该当做老百姓对待。 毛泽东的一番表态,立刻让原本有些棘手的事情变得非常简单,最初讨论时还要根据战犯的思想情况来评估,现在好了全部释放,工作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正为此头疼的华国锋,也深深钦佩毛泽东的伟人心胸。 这年3月,在第四届人大会上,释放全部战犯的提议获得了通过,涉及人员多达293人,其中219人都是原国民党军官,此外还有几十名特务,以及2个为伪满做事的战俘。会议决定,这些人被释放后全部获得公民身份,不会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 特赦后,这些人被组织来到了北京,一起在北京饭店用餐。能在这里设宴吃饭,规格不是一般的高。这些坐了半辈子牢的战犯,身上穿着国家发的蓝色便服,内心对毛泽东都充满了感激,一个个面露笑容。 这场特殊的欢送会,还特别请来了第一批特赦的杜聿明,战俘们都认识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大长官,见面之后更是有说不完的话。这次特赦的人中一个人很特殊,他就是黄维。 淮海一战黄伟跌了个大跟头,被他最瞧不上眼的解放军俘虏了。后来,他就被送到了专门用于关押战俘的功德林。黄伟这人脾气特别倔,像头驴,被俘后打死也不肯签劝降信,并表示“为国捐躯”是荣耀,绝不愿让前线国军投降。 在功德林改造思想时,黄维是最顽固不化的人,几乎是油盐不进,为了逃避思想学习,他开始搞起了“永动机”。大家心里都清楚,他就是自我麻醉,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不可能成功。当时杜聿明也在狱中,他好心劝黄维,结果反而被大骂了一顿。 但黄维这样倔强,却苦了家里的妻儿,他抗拒改造的态度,让他迟迟得不到特赦,家人为他担惊受怕。后来妻子蔡若曙精神太过压抑,在黄维被特赦的第二年就选择了自杀。 说回1975年的这次欢送会,毛泽东当场让人给特赦人员发放了现金和粮票,希望他们从此好好做人。现场掌声雷动,连黄维、文强这些老顽固都受到不小的触动,毕竟像他们这样的身份,又不太服从改造,要是换成是个被囚禁在台湾的共产党军官,可能早就被老蒋给毙了。 这次特赦,也是毛泽东两岸统一中的一步棋,我们释放善意,让对岸眼见为实,完全可以看成是大陆抛出的橄榄枝。
1975年,已经82岁高龄的毛泽东突然问身边的人,功德林里,还有国民党战犯吗?得
青史如烟啊
2025-07-24 16:25:58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