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评价我国霹雳S导弹:射程超过战机作战半径,重大的代际跨越

斌探真理儿 2025-07-24 15:09:36

近期,美国《空军与太空军杂志》及《防务新闻》等军事专业媒体连续刊发专题报道,聚焦我国最新的“霹雳-S”超远程空空导弹。美国洛马公司的导弹系统专家威廉·克雷格在国会听证会上对这款导弹进行了评价,称其代表了空空导弹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这款导弹自2020年立项,于2025年正式亮相,其有效射程达到了800公里,这一射程彻底改变了现代空战的规则。相比之下,美国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试射的E3导弹射程仅为450公里,现役的AIM-120D导弹更是只有180公里,因此美国称霹雳-S的出现为“代际跨越”。

霹雳-S采用了三级火箭发动机设计,第一级助推段将导弹加速至4马赫后脱离,第二级巡航段通过冲压发动机维持5-6马赫速度,最终段则启动固体燃料火箭冲刺至9马赫。

此外,霹雳-S与空警-3000预警机形成了杀伤链系统,空警-3000是全球首款装备双波段数字阵列雷达的预警平台,能够同时追踪168个目标,并且对F-35等隐身战机的探测距离达到600公里。

在2024年11月的实弹测试中,空警-3000曾成功指导4枚霹雳-S同时拦截不同方向的超音速靶机,创造了812公里的最远命中记录。

霹雳-S的射程突破带来的战略价值呈现指数级增长。通过与部署在东南沿海的歼-16D电子战飞机配合,我国空军已经形成了半径1500公里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覆盖圈。

据美军2025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指出,霹雳-S使得驻扎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B-1B轰炸机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从福建某机场起飞的歼-20携带霹雳-S,仅需12分钟即可将火力投射至巴士海峡上空,而驻日美军那霸基地的F-15C机群的传统拦截窗口已经被压缩至90秒以内。

与传统空战不同,霹雳-S优先打击对方的预警机、加油机等战力倍增器。美军的模拟推演显示,面对携带霹雳-S的对手,E-3预警机在冲突前6小时的存活率不足35%。

霹雳-S的研发成本仅相当于美国AIM-260项目的62%,这得益于我国在多个领域的持续积累,例如依托“天河-4”超级计算机完成的20万次气动外形优化计算,第三代氮化镓T/R组件降低了雷达功耗40%,以及3D打印技术将发动机部件生产周期缩短了75%等。

霹雳-S的出现已经带来了超出单纯军事范畴的连锁反应。日本防卫省内部评估显示,现有的48架F-35J机队对霹雳-S的突防成功率低于18%,这导致2025财年“西南诸岛防卫强化计划”的预算被削减了27%。

美国也因此将B-2轰炸机从关岛撤回到夏威夷,其“敏捷战斗部署(ACE)”战略的实战价值受到了根本性的质疑。而美国突然同意将“中程导弹限制”纳入中美战略安全对话议程,显示出其对技术优势流失的深度担忧。

0 阅读: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