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国歌?”一百万粉丝网红公开发表建议,认为我们应该更换国歌,现在国歌不符合时

紫瑶望烟霞 2025-07-23 18:31:30

“更换国歌?”一百万粉丝网红公开发表建议,认为我们应该更换国歌,现在国歌不符合时代发展。此言论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国歌应该更换吗? 2024年8月,恰逢巴黎奥运会赛事,当《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在赛场奏响时,一位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络红人却抛出了一枚舆论炸弹。 他甚至还在社交平台公开呼吁:这几天,连着看升国旗奏国歌,个人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考虑用《歌唱祖国》《我的祖国》作为第一和第二国歌。 而他的理由也似乎带着某种时代进步论的粉饰,他表示:《义勇军进行曲》很好,但和特定的历史阶段联系得太紧密了。更换国歌,也可以宣示“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历史重新回到了正轨。 此言一出,网友们瞬间炸锅,甚至还很快扒出此人过往言论的蛛丝马迹,他的核心思想,竟是鼓吹一种历史断代论。 也就是,我们应改变,抛弃掉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仿佛从清朝鼎盛时期便可一步跨入现代盛世,中间那百年的血泪与抗争大可一笔勾销。 这论调与西方某些势力有什么区别,他们不也常以文明、道义为名,刻意淡化甚至抹去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对华的侵略与掠夺吗?而所谓忘记历史,也不过是为了掩盖自身不光彩过去的遮羞布。 这位网红或许忘了《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能穿透历史尘埃成为国歌?答案就深藏于那个民族命悬一线的至暗时刻,是它如号角般唤醒了沉睡的雄狮,鼓舞着万千儿女为后代之和平,甘洒热血、前赴后继 他似乎也忘了,五星红旗为何以红色为底?那是无数英烈用生命浸染的赤诚,因为彼时的中华儿女,在侵略者眼中与奴隶无异! 《歌唱祖国》与《我的祖国》旋律优美,情感真挚,但它们诞生于和平的土壤,是胜利后的欢歌。它们可以随时代变迁衍生新版本,可《义勇军进行曲》却是这一切的基石,它如同交通工具可日新月异,但道路本身承载的方向与起点,永不可替代。 这位网红不经意间露出的倾向,恰恰是部分人被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悄然洗脑的症候,核心便是系统性地淡化民族集体记忆。 但他忘记了,恰恰是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锻造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警醒,成为我们奋发图强的原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人物对国歌的轻慢早有先例。早在2018年国庆刚过,号称抖音一的主播莉哥,在虎牙直播中竟嬉皮笑脸篡改国歌曲谱,将其作为自己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 这种公然亵渎瞬间点燃全民怒火,尽管她事后连发道歉信,自称行为愚蠢低级,虎牙平台也迅速封禁其账号并下架作品,但网友的愤怒难以平息。 无独有偶,斗鱼主播陈一发儿因调侃南京大屠杀,至今仍被封禁。这些屡屡触碰底线的闹剧,无不暴露出部分网络红人法律意识的淡漠与历史责任感的真空。 当我们凝听国歌,耳边回响的岂止是音符,那是1931年“九一八”的警钟长鸣,是1937年卢沟桥畔的枪声震天,是南京城三十万生灵惨遭屠戮的无声恸哭,是华北大地三光政策下的遍地焦土,是十四年浴血,是三千五百万伤亡。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佟麟阁将军“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的震耳宣言,是杨靖宇将军腹中仅余棉絮草根的钢铁意志,是赵一曼面对酷刑的铮铮铁骨,是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天地悲歌。 一面川中老者赠子的“死字旗”,一句“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民谣,正是“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的缩影。正是这些英雄以血肉之躯,最终浇灌出1945年9月3日那永载史册的胜利荣光。 所以,国歌的每个音符,都浸透了这段不能忘却的牺牲。它绝非一件可随流行更换的华服,而是民族精神血脉中奔涌的基因密码。而某些网红所谓与时俱进的更换建议,看似是曲调之争,实则是对民族集体记忆根基的动摇。 参考资料: 这几天,连着看升国旗奏国歌,个人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考虑用《歌唱祖国》《我的祖国》作为第一和第二国歌。——微博个人账号 2024-08-05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