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表示“讲实话,中日如果开战,中国是打不过日本的,日本武器领先中国30年,中国人不要自吹自擂”。对于这种观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有点逆天了。其实只要把中日的具体数据拿出来一对比,就很容易反驳这种观点了。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单凭一句“领先30年”,到底靠不靠谱?把两国的军事实力、工业基础和战略能力拿出来一对比,真相就一清二楚。 先从最直观的空军说起,根据日本防卫省刚刚在7月20日发布的《2025防卫白皮书》,中国现役四代机和五代机加起来已经达到了1688架,一年内净增80架,主力型号包括歼-20、歼-16和歼-10系列。其 中歼-20单型就有230架,隐身能力和信息化程度已经全面进入实战阶段。 再加上全球火力指数的统计,中国空军战斗机总数接近1900架,重型战机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 反观日本,整个航空自卫队战斗机总数只有330架左右,大部分还是服役了30年的F-15J,F-35A虽然在补充,但即使按计划也就147架。 这还没算上战时损耗和后勤保障。一句话概括:中国光重型战机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所有战斗机的总和。 再看海上力量,中国海军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样子。 根据全球火力指数2025数据,中国海军总舰艇数达到754艘,其中主力战斗舰艇459艘,包括50艘驱逐舰(其中8艘是万吨级055型),47艘护卫舰,61艘潜艇,还有3艘现役航母,“福建舰”也即将入列。 6月刚结束的中日对抗演练中,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在日本海连续26天高强度训练,山东舰单日舰载机起降90架次,直接覆盖关岛区域,配合火箭军进行反舰导弹模拟打击。 对比之下,日本海上自卫队主力战舰约40艘,吨位虽然不小,但缺乏航母,所谓的“出云级”不过是搭载F-35B的“准航母”,连弹射器都没有。 这就像一辆SUV贴了赛车贴纸,外表看着像,真上赛道还得看底盘。 而且中国火箭军手里握着超过5000枚各类导弹,东风-21D专打航母,东风-26射程4500公里,东风-17是高超音速,东风-27更是突破反导系统的存在。 这些导弹已经构建出完整的反介入体系,基本上可以覆盖日本全境。 而日本刚刚部署的国产12式导弹,射程也就1000公里,打个近海还行,真要反击远程目标,力不从心。 有人可能会说,日本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强。但现实是中国的军工产能已经成了日本望尘莫及的存在。 2025年,中国造船产能占全球47%,是日本的10倍,航空工业年产战机超过百架,舰艇下水速度全球第一。 反观日本,连F-35的维护成本都比美军高出2倍,三菱重工的军工线产能严重不足,根本支撑不起长时间战争。 而且打仗拼的不只是武器,拼的是国力。中国2025年国防预算是249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7.2%,日本则是不到480亿美元。 关键是,日本的经济命根子还捏在中国手里。光是汽车产业就占了日本GDP的8.2%,一旦中日开火,这个产业可能瞬间崩盘,150万个岗位就没了,产业链断得比断网还快。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海空天一体化”的作战模式,通过双航母配合空军侦察和火箭军打击,歼-15引导东风导弹锁定目标,高超音速武器东风-27直接突破日本和美军的反导系统。 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日本目前还没有对等的能力建设。 就连日本自己也没有人信“领先30年”这种说法。他们的防卫白皮书用了63次“威胁”这个词来形容中国军力,还特别指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速度惊人”。 不少日本军事分析人士都指出,日本官方对中国战机数量存在低估,歼-20实际可能已经超过400架,歼-16接近450架。 更讽刺的是,日本退役少将矢野义昭早在2012年就预言,如果2025年中日爆发战争,日本将毫无胜算。 他当时的判断依据就是中国工业能力和军备发展速度。现在看来,这话反倒成了现实的注解。 总结起来,不论从战斗机数量、海军吨位、导弹储备还是工业产能来看,中国都已经形成对日本的全面优势。 所谓“日本领先30年”的说法,不仅没有根据,甚至可以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战争不是靠嘴赢的,更不是靠幻觉打的。 对中国来说,和平始终是最优选项,但如果被逼到墙角,也从不缺反击的能力。日本若真想在“安全”上走极端,结局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位日本华人表示“讲实话,中日如果开战,中国是打不过日本的,日本武器领先中国30
飞绿说历史
2025-07-23 13:22:5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