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纳闷,为什么印度年年贸易逆差,却还有钱能买外国货?其实真相是,印度早就没钱

飞绿说历史 2025-07-23 11:24:31

不少人纳闷,为什么印度年年贸易逆差,却还有钱能买外国货?其实真相是,印度早就没钱了,外汇储备少得可怜,连50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订单都拖着不付,国际信誉都快崩了。尽管这样,印度还得不停地“吸血”,四处找钱填补国内外的财政大窟窿。   印度的贸易逆差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是从建国以来就几乎没断过。   从1950年到现在,除了1972年和1950年短暂实现贸易顺差,其他年份全是赤字。2022年更是冲到了2000亿美元的逆差,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按理说,这种入不敷出的日子早该勒紧裤腰带过才对,可印度不但没收手,反而越买越猛,连阵风战机这种奢侈军备都敢打包带走。   问题来了,这钱到底是哪来的?   表面看,印度的外汇储备还有点样子,2025年数据显示,大概还有4200亿美元。但一对比就看出水分了——外债总额高达1.8万亿美元,差额接近1.4万亿。   简单点说,就是借的钱远远多于手上的存款。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外债每年光是利息就得还几十亿美元,不还不行,一还就捉襟见肘,剩下的民生支出、基建投资,全都得往后靠。   为了填这个大窟窿,印度搞出了一套“吸血式”经济玩法,说白了就是从外面想方设法榨钱。   第一招就是靠侨汇。全世界有3200万印度人生活在海外,仅在中东的建筑工就有850万人。   2022年,这些海外劳工一共往国内汇了1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汇款来源国,占到印度贸易逆差的一半。   这钱虽然不是政府掏的,但维持国家外汇流动,全靠这些在外打工的印度人撑着。   第二招是能源套利。在俄乌冲突期间,印度趁机低价买进俄罗斯的原油,价格有时候比市场价低一半。然后经过简单加工,再以高价卖给欧洲国家,每个月净赚30亿美元。   这波操作看似聪明,实则属于“机会主义套利”,可遇不可求,难以长期稳定。   第三招是收割外资。印度政府先开放市场,引导苹果、小米等外企建厂,等企业站稳脚跟后,再以“税务违规”“外汇管制”为由进行处罚。   小米被冻结47亿资金,亚马逊被罚20亿卢比,德国大众、韩国现代也没逃过。结果就是9000家在印外企中,有3000家不是撤资就是被查。   第四招更离谱,那就是诈骗产业。全印度有2000多家呼叫中心,专门针对欧美中老年人搞电话诈骗,每年骗出300亿美元。   这个规模已经相当于印度半年的IT产业出口额了。问题是,多个国家都已经盯上了,未来能不能继续这么搞,还真不好说。   即便如此,印度在军购上却从不手软。2016年,他们和法国签了一个78亿欧元的大单,买下36架阵风战斗机,单价甚至比美国的F-35还贵。   刚开始按合同付了15%的首付款,大概11.8亿欧元。原本说好36个月交付第一架,法国也是兢兢业业,2022年完成了所有交付。   可到了该付款的时候,印度突然变脸。尾款54亿美元,迟迟不付。2023年还提出要用卢比结算,2025年5月干脆直接拒付。   理由听起来也挺“合理”:交付延迟了4个月,加上2025年克什米尔冲突中,一架阵风被巴基斯坦击落。印度一口咬定合同里有“摔一赔三”的条款,反咬法国违约,还倒打一耙索赔25亿。   法国这下可气炸了,不仅拒绝交付后续航电升级包,还中止了维保服务。36架阵风目前系统停更,成了“空中iPhone4”。   达索集团股价一度暴跌18%,更惨的是埃及、塞尔维亚等国家原本也打算买阵风,看到这场闹剧后,纷纷转投中国歼-35。   更麻烦的是,印度的工业体系也因为内部制度问题迟迟起不来。   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在一些工厂里,刹帝利工人拒绝接触“油污设备”,违背教义;一些电子厂甚至明确规定不允许首陀罗种姓进入车间。   结果就是设备闲置率高达37%,人均产值只有越南的六分之一,工业根本起不来。长期赖账、强收外资、骚扰外企的做法,已经让印度在国际上的信誉大打折扣。   2020年,英国能源巨头凯恩能源在海牙仲裁中胜诉,印度被判需赔偿140亿卢比。但印度拒不执行,结果美国、法国、英国等9国法院陆续冻结了印度的海外资产,包括账户、船只和飞机。   目前,美国、俄罗斯、法国三大军工集团已经联名起诉印度,要求终止现有合同或提前付款,许多外资企业也开始加速撤离。种种迹象表明,印度的国际信用已经濒临崩盘。   而靠现在这套“吸血”打法,能撑多久是个大问号。侨汇受全球经济影响,尤其中东国家一旦经济下滑,汇款就会断流。   与此同时,印度每年军费开支超过500亿美元,占GDP的2%,但全国仍有27%的人口日均收入不到1美元,农村医疗条件甚至不如非洲卢旺达。花在军火上的钱,成了压在民众生活上的负担。   现代化不是靠军购堆出来的,也不是靠骗术撑起来的。如果没有制度变革撑底,没有真正的工业基础和公平环境支撑,所谓的“崛起”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0 阅读:0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