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0年冬,大将军郭威起兵南下,直逼皇城,这位手握重兵的老将为何突然反叛?[看] 后汉隐帝刘承祐18岁登基,生性多疑,他听信宦官郭允明谗言,认为郭威功高震主必生异心,于是秘密下令,要在郭威班师回朝时暗杀这位开国功臣。 密令送达邺都时,郭威正在前线督战,侄子郭荣匆忙赶来,将皇帝的杀机和盘托出,郭威当即明白,此时回京就是死路一条。 十一月初,郭威召集诸将商议,他拿出密诏给众人传看,军中哗然,这些跟随郭威多年的老兵都清楚,皇帝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 郭威下定决心,立即调转兵锋南下,他对外宣称奉太后密诏,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 消息传到开封,刘承祐慌了神,他匆忙调集禁军,并亲自出城迎战,双方在刘子陂村相遇,这场决定王朝命运的战斗只持续了半天。 禁军本就士气低落,面对郭威这支久经沙场的精锐更是不堪一击,刘承祐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在混乱中被乱兵砍死,小皇帝就此毙命。 郭威入城后并未急于称帝,他先是扶立刘承祐的侄子刘赟为帝,自己担任监国,这样做既安抚了人心,又为日后篡位留下余地。 几个月后,郭威率军北征契丹,军队刚到澶州,将士们突然将一面黄旗披在他身上,齐声高呼万岁,郭威表面推辞,实则早有预谋。 这出“黄旗加身”的闹剧结束后,郭威正式接受禅让,他在皋门村登基称帝,建立后周王朝,从起兵到称帝,前后不过一年时间。 新皇帝郭威深知江山来之不易,他立即颁布新政:免除积欠赋税、释放后宫宫女三千人、销毁宫中珠宝充实国库,这些措施很快赢得了民心。 郭威对前朝皇室相当宽容,他追尊刘知远为高祖,册封李太后为德圣皇太后,每月按时送去生活费,这在五代十国的血腥政治中极为罕见。 郭威重用范质、王溥等文臣,让这些饱学之士参与朝政,同时严格约束军队,禁止士兵扰民,逐渐恢复了战乱中的秩序。 后周在郭威治下迅速稳定下来,国库充实了,百姓安居了,边境也相对平静了。 郭威政变的成功绝非偶然,郭威在军中威望极高,他治军严明,从不克扣军饷,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死。 郭威处事老练,既有雄心又有耐心,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步步为营,每一步都算计得很精准,从被动反击到主动称帝,整个过程环环相扣。 郭威登基后立即推行惠民政策,又善待前朝皇室,这种做法既稳定了政局,又彰显了新朝的宽容气度。 在乱世中光有武力是不够的,真正的政治家必须兼具军事才能和治国智慧,既要能打天下,更要会坐天下。 信源:《旧五代史》
公元950年冬,大将军郭威起兵南下,直逼皇城,这位手握重兵的老将为何突然反叛?[
云起时飞扬
2025-07-23 10:47:21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