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付出550亿招收国外留学生,我国能够得到什么?最近,留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爆料出来,可我国每年还是会付出550亿去招收留学生,到头来,我国又能获得什么好处呢?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咱们的高校招收的留学生数量已经超过了50万人,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至于这些学生来自哪里,其中亚洲人占了大多数,比例接近70%,另外,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也有不少,其中非洲留学生就有8万人。 为了吸引这些留学生,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那这550亿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呢,首先是投入到学生身上的钱,也就是奖学金。 据说,部分留学生每个月都能拿到几千元的奖励,这让很多国内学生都羡慕不已。 还有就是额外的教师资源投入,其中汉语教育占大头,这些留学生们都有专门的汉语老师,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精通英语。 生活方面,我们花钱给他们修建宿舍,只收取很少的住宿费,这一点跟国内学生基本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留学生的宿舍里的设施一应俱全,独立卫浴、Wi-Fi、空调,有的甚至还有电视。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每年砸这么多钱招收留学生是为了什么呢,这里面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好处之一,这些留学生可以促进国际交流,想象一下,一位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在餐馆吃饭,从此爱上了中餐。 等他学成回国后,跟朋友聊起留学的经历,肯定会把“中餐好吃”当作谈资,这样一来,咱们中餐的知名度就打出去了。 另外来自非洲的学生在咱这里学了四年中医,回国后开了家针灸馆,逢人就说“这招是我在中国师傅教的”,还有巴西姑娘,在学校里学了京剧,回国组了个戏班子,舞台上一亮相全是梅派范儿。 好处之二,多收留学生,可以让高校走向国际化,国内大学想冲世界排名,留学生数量是个硬指标。 现在咱的大学课堂里,经常能看到中国学生和外国同学组队做实验,讨论时中文夹杂着蹩脚的英文,这本身就是国际化的标志。 而且,留学生多了,咱们学校的外语课程、国际合作项目也得跟上,高校越办越国际化,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好处之三,留学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储备人才,这些人毕业后,有些会选择回国,或者去到外国,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留在中国。 他们可能会进入科研机构,有些会从事服务业,也有些会从事贸易业,但不管是哪种行业,都能为中国做贡献。 讲完了好处,接下来再说说坏处,首先一个就是资源分配问题,前面也提到了,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生活待遇有不同,他们有空调,可我们只有老旧的风扇。 他们在宿舍就可以洗热水澡,可我们洗澡还要去澡堂,他们轻轻松松就能拿奖学金,可我们得卷破头才有。 第二个坏处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中外有文化差异,学生之间也有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留学生们普遍比较开放,有时候后半夜还在开派对狂欢,有些时候因为文化信仰不同,中外学生也有闹矛盾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非但无法促进交流,反而还会留下隐患。 第三个坏处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我们每年花掉550亿培养这些留学生,可最后能留下来的还是少数,不留下来也就算了,关键是有些人毕业回国后,还到处说我们的坏话,这太伤害民族感情了。 说到底,教育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像咱学英语,一开始磕磕绊绊,慢慢才能流利对话,多给点时间,多给些包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留学生的管理会更加规范。 编辑:凡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