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7年,河北,一名日本军官发现了一只黄鼠狼,他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动物,而是用

1937年,河北,一名日本军官发现了一只黄鼠狼,他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动物,而是用一根草绳把它勒死了。 1937年秋,河北易县。村庄北头那块旱地,是从前烧荒后的麦田,野草疯长,几乎没人再来。一天清晨,日本兵一队从南边铁轨边摸进村,铁皮帽子下的眼睛冷得像井水。 他们不急着杀人,只是翻庄稼、踹门、逼问。有个穿军装的年轻军官,在村西头发现了一只黄鼠狼。 那是一只瘦得发柴的黄鼠狼,浑身粘着灰土。它并没跑,而是伏在石缝边,死死盯着那军官的脚步。周围村民早就缩进屋子,没人敢吭声。军官走近了,拔出腰间的短绳,不是皮带,是从马厩捻来的草绳。他笑了笑,不带温度,蹲下,一把套住黄鼠狼脖子,用力一勒。 黄鼠狼挣了一下,没叫,只是咬紧牙关。它眼睛死盯着军官,血丝溢出眼眶。那军官大笑,站起身,将尸体甩进麦茬沟里,拍拍手走了。 当天夜里,军营中一阵骚动。两个士兵高烧昏迷,嘴里吐着黑血;营房边的小马棚起了火,马群嘶叫,竟互相践踏,四匹当场死掉。第二天,那个军官发高烧,不断抽搐,喃喃说看见一双黄眼睛。医生诊断是中暑后感染,但怎么治也压不下。 第三天,他在营房自缢,脖子上是一根草绳。他嘴角还残留着笑意,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看见了什么。 这个事儿被日本兵封锁消息,尸体被匆忙烧掉。而村里人默默记住了那块野地,没人再去。老人说,那是“出殃的地儿”,是黄仙要命的地方。之后几年,这支小队驻守河北多地,屡遭伏击,人员不断折损。直到1945年投降,剩下的只够凑成一个排。 战争结束后,那个村恢复了几分生气。有人在野地那头立了一块小碑,什么都没写,只刻了一对眼睛。眼角朝上,像是在盯着谁,又像是笑。